素质教育有章可循

点赞:4163 浏览:152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文针对全社会关注的教子问题,提出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有章可循的观点.利用素质教育与校内教育的互补,以前者提高综合能力、用后者保障学业成绩,使受教育者实现“既能通过当下应试体系的考评,又能被未来人才评价体系认可”的双赢.文中指明,素质与学业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合理调配家庭教育资源,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使孩子具备处理学习问题的智慧,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同样能够幸福成长.校内教育素质教育幸福成长尽管提及多年,素质教育在我国却一直无法普及.除了教育理念之处,更多的是源于对素质教育的偏识.成功施教的各类案例证明,综合素质有助于学业水平的提高.在大学(尤其是名校),极少有学习效果、成绩好的人,综合素质是差的.越博学多才、处理学习问题越有智慧,两者并非相悖对立,而是相容互补的.

各种成功者的经历证明,相比单一技能,综合素质才是确保其事业辉煌的内在条件.可见,提高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期待成才的孩子成长环节中的大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而素质的提高,的确有章可循.

一、重视校内教育

国内学校大多侧重于教学计划内与应试相关的课程学习.为应对标准一致的考评,实行着严格、统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校来说,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应试评价体系下获得认可,以这种方式施教是必要、且无可厚非的.对学生而言,通过全部课程学习,也是对自身基本学习能力的印证.

随着社会进步、国家开放,国际化竞争已经波及到用人及人才培养领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弊端凸显(成才率低),改革已成必然.

基于教育规律,改革成果不会短期凸显.现行的教育模式仍会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继续沿用,通过应试教育体系的评价依然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必闯之关.如果家长不重视校内教育,孩子的成才难度就会被无限放大.

二、正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指一切针对未来成才必备素质和能力所进行的扩展教育——不包括任何延伸校内教育的补课.就教育现状及成才需求而言,其价值远比人们想象的大.

家庭的教子过程,是一个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孩子成才,除了要通过当下学校应试评价体系的认可,还必须得到未来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承认.如果说,学校强调智商(处理学习问题的智慧)的话,社会则更注重情商(与人交往的智慧)、美商(自我展示的智慧)、逆商(抗击挫折的智慧).前者与课程学习有关,后三者与知识域、阅历、生活技能、身心健康等既综合素质有关.

学习能力有三要素:记忆力、模仿力及理解力.储存知识靠记忆,记忆力与天赋和后期训练有关;记忆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造成脑力伤害并殃及后来的学习.掌握、运用知识靠理解,理解力与知识域和阅历有关;理解力是无限的,知识域越宽、阅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正所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语言的学习靠听力和声音模仿力、技能的学习靠肢体模仿力和身体协调性.学习能力决定了学习(包括课程学习)的效果,而决定学习能力的要素中,后两项是与综合素质有关的.

熟悉学习内容(课程深度和广度)靠输入能力,验证学习效果(考试)靠输出能力.输入能力与记忆力有关,而输出能力与理解、应用力有关.单凭应试教育并不能培养真正的应试能力,而是相反.

常态下,即便只想取得课程学习的好成绩,单靠目前的校内教育也是很难做到的.更何况,家庭教育不仅是让自己的孩子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而且是要在未来的社会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三种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当下,要获得这些能力,更多的还是靠素质教育.

三、两种教育互补

现行应试教育模式是统一的,以学生能被上一社会层面认可为目标,宜于以量产化的方式培养应试人才.而素质教育模式却是多样化的,不同家庭可依照各自的成才目标、针对子女的应备素质进行选择,宜于以个性化的方式培养社会人才.两者各有特点、互为补充.

面对应试评价体系,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校内教育、没有相应的应试经验、不清楚应试范围,就无法得到成色好的敲门砖.面对社会人才竞争,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岗位个性化用人需求,想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很难做到的.

可见,为实现家庭教子的最终目标,必须同时利用好两种教育,实现全方位的提高.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被未来社会看成是一个竞争资质缺失的闲人,或是一个素养、能力匮乏的书痴.


为避免恶果,家长不应一味让孩子围绕学校课本内容无休止地补课,而是应该有的放矢地让孩子选学一些与课程学习互补的课外知识、技能,以提高其在当下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通过校内教育,使孩子熟悉应试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掌握相应的课程学习规律与应对考试的通关法则,拿到装有“敲门砖”的保险柜钥匙.

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鉴赏水平,丰富孩子的生命色彩,激活孩子的求知兴趣、求知和求知潜力.确保孩子在进入社会后的人才竞争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

四、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校内尚在实行的模式化教育历史久远,受其影响,家庭的相当一部分教育资源被转化为未来子女成才的负能量.

“好老师必以学生好为己好”.许多家长据此把孩子全权托付于老师,教子问题更是唯老师马首是瞻.遗憾的是,长期处于应试体系下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体制的评价标准.

升学率带来的“荣誉”、体现出的“自身价值”,会诱导着老师专注于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而不会顾及获得成绩的代价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专注于学生是否达到应试评价体系的考核标准,而不会考虑如何缩短孩子相距未来成才的差距.为了达标,老师可谓殚精竭虑,其代价,甚至是“竭泽而渔”.

家长不应以“孩子交给学校”为借口来省略孩子成长中素质教育的环节.切记,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校内系统的课程教育,也包括课余的兴趣爱好和素质培养.多数家长尚未觉醒,盲目跟风、追捧课程学习,不断将孩子的校内教育延伸至校外,痴迷于“恶补”.无度地挥霍、浪费着包括孩子的时间、精力在内的教育资源.这种付出,对孩子未来的成才来说,最多是“锦上添花”,更可能的是“助纣为虐”——最大限度地摧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降低了课程学习的效率.在糟蹋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后,换来的却是孩子成长梦想的泯灭、未来社会竞争力的下降.

素质教育承载着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任务.对此,当前的校内教育力所难及.家长必须对校内外教育给予同样的重视,结合两者,努力找到适合孩子的求学途径,让孩子的现在所学,更多地转化为成长正能量和孩子未来的成才保障.

五、牢牢把握大方向

家长要明晰子女的培养目标,学会善待家庭的教育资源,因为钱是没有白花的,没花到正面,就一定花到反面去了.无益则害,没有折中.

通过对不同类型家庭的调查显示,家长普遍对这样的培养结果感觉满意:一是当孩子进入社会时能获得一个不低于家长当年的起步平台,二是拥有建立在普世价值观基础上的幸福.

凡是有助于实现上述结果的家庭教育过程,都是有效、有益的,相反则是无效、有害的.

事实证明,综合素质越高的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越强,越容易达到上述状态.可见,利用好校内外教育,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是确保家庭教育成功的王道.

即便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如果家长能处理好校内外教育的关系,合理调配家庭教育资源,伴随孩子的成长,采用因才、因时施教的动态培养方法,提高积累效率,即可保证孩子课程学习的成绩,又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家庭教子成才的理想目标.

在课程学习方面,家长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在应对课程考试时有无“爆发力”.一用心就能考好,说明爆发力强,学习处于良性状态,须继续保持;一补课成绩就好,说明孩子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应强化归类总结能力;怎么努力也不行,说明学习的强度过大,有弹簧被压到底的可能,必须调整,不然会出大问题.

家长切忌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每一次小考和测验的成绩上,因出题者的原因,校内考试的排名,大多与考生“恶补”的频度有关,本质上与日后的社会大考(中高考)并无直接关系.所取得的成绩再好,相对社会大考也只能是“虚高”.

家长要把视野更多地投射到孩子进入社会后的时段.不只是在物质和体力上不惜付出,更要在思想、能力上与时俱进,像汽车拉力赛中的领航员一样,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效帮助孩子制定符合其特点的竞争策略.规避方向错误、控制前行节奏,顺利完成赛程,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也是教子过程中最考验家长智慧的.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特殊成长期,防患于未然.通过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来拓展孩子的心理减压渠道、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增加处理各类问题(包括课程学习问题)的智慧,以避免子女因早恋、痴迷、青春逆反等成长中的问题转化成极端事件.即便不能将这些隐患消灭于无形,也会在出现问题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六、素质培养有章可循

培养综合素质,以丰富阅历、扩展知识域、强化生活技能为手段,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开发思考角度、完善思维方式,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层次的目的.综合素质是综合能力的内在基础,综合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包括课程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越觉得好学的知识,就越容易学得好.凡是觉得好学的,都是与自己习惯性思维相近的.习惯于逻辑思维,就会觉得理科不难;习惯于发散思维,就会觉得文科好学;语言模仿力强的,就会觉得外语好玩;肢体模仿力强的,就会觉得体育有趣等

可见,只要知道孩子的学习弱项,就能发现其不习惯的思维类型,找到并学习对应的课外学习科目,就会使孩子在这方面课程的学习能力得到改善.对人来说,想法最重要.会这么想了,其他都是手段问题,通过正常的课程学习,大多可以解决.

对孩子来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参与课外学习、旅游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丰富阅历、扩展知识域、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鉴赏水平;所增长的知识、增加的能力,会给孩子带来自豪、幸福感;提高对学习生活的兴趣,激活了进步的原动力,使“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素质教育有章可循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综合素质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素质教育科目选项的基本原则.例如,利用学习书法美术,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文科学习能力;利用学习围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提高其理科学习能力;利用学习声乐,培养孩子的听力及语言模仿力,提高其外语学习能力;利用学习舞蹈或相应的体育项目,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及形体模仿力,提高其外在气质、运动及克服困难的能力等

选择素质教育科目,最忌“以战养战”!用补数学来培养逻辑思维,会使原来不爱学理科的孩子产生更深层度的厌倦,也把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彻底赶跑了.

综合素质积累,利在当代,功在未来.以“子女成才于社会”为目标的家庭教育,只要从提高子女综合素质入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解决了孩子课程学习的问题,治标治本、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