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本质

点赞:32164 浏览:15415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接受美学的创立,使得文学理论的思维重点由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接受美学将文本视作一个多层次的开放式的图式结构,其理论发展也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在阐释文学的本质之时,受到多方面理论的影射,研究重心的转移使读者走向文学的具体化,文本的开放以及读者的介入让文本意义走向未定,在向古老的文学史的图式的挑战的过程之中重构文学史.

关 键 词:读者具体化文本未定性

文学走向六十年代之后,文本遵循“独立性”的说法开始面临挑战,形式主义已经无法公开回答由时怎么发表展而引起人们关注的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走向发达,人与人的交流已经不再是一种障碍而存在,交流理论逐渐发展起来,文学也不甘落后,内部研究开始转向外部研究的文学接受与影响问题研究之上.

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观点文学性与陌生化,认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受制于读者的感觉,文学的意义是复活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重新认识,这明显具有接受意思在其中.接受美学理论代表姚斯从研究文学史入手,当文学史逐渐沦入以文学研究汇编和历史循环论为终极目标的探源工作时,姚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文学功用和接受意识,借鉴了形式主义中审美内在动力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史概念.同时姚斯受解释学影响也较大;另一位代表人物伊瑟尔受到英美新批评影响,专注于具体阅读活动的研究.茵格尔顿的美学中,“未定性”与“具体化”两个概念对接受美学,对伊瑟尔的阅读理论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由于接受美学受到许多理论的影响,使得接受美学开枝散叶,但同时也使得接受美学的理论没有一个掌控大局的中心支架,许多理论甚至在内部构成了矛盾,难以在这样一个纷杂的散射式的结构中对于接受美学探讨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同时因为接受美学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赋予理论本身以开放的生命力,却造成了后人总结、概述的困难.

一、第一性——读者的具体化

正是接受美学的创立,才导致文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即由过去的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转变对接受美学的笔下的文学本质进行了一个粗略的定义,中心的转移让我们注意到读者开始浮出文学表面,不再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局外人,读者也开始走向文学史之中对文学进行“指手画脚”.因此接受美学理论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是来自于读者这样一种随着历史而变迁的不确定意义.第一性是一种理论区别与其他理论的最基础,正是因为“读者”,接受美学才使得文学又重新走向了外部研究.

读者的具体化一是接受理论的推陈出新使读者身份在文学史中由模糊走向具体.文学史之中读者一直处于被文学文本隐性化或者是边缘化的一种被忽略的地位,历史对读者的态度从来不肯宽容半分.直至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的文本中心论将文本放入封闭的系统之中,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入文学史的发展中,读者不再只是隐藏于历史与文学史后默默无闻,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提出的三角形的关系从此不再只是文本、作者、世界的半边天.文本的权威被打破,读者的模样逐渐在文学史中清晰,虽然接受美学有许多诟病之处,但是其对文本的固执权威进行了挑战,并且得到了成功.

“分离文学事实,或者表面上看来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怎样被纳入文学历史的连续性中,怎样被当做社会进步的证明或作为文学演变的一个瞬间.然而在这两种尝试中仍然产生不出伟大的文学史.”[1]姚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这样的一种新旧推翻无法看到引人注目的变革.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它再现或表现的功能,而且在于它的影响之中.将文学的目光开始由文本指向读者,艺术作品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之下对于读者世界观的影响和建构,历史的选择不是艺术作品本身定义的,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互动状态之下来让不能确定文本的意义影响文学的历史,读者理应获得与文学形象、作者同等的地位.


姚斯认为读者的审美经验“出现在人们对作品的意义认知和解释之前,当然也出现在对作者的意图重新构造之前.”[2]具体化脱离表面的读者在文学史中形象深刻,其实也意味着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包括艺术作品对读者的影响.艺术作品不仅仅只是像弗洛伊德所解说那样为了满足作者一己的创作和快感,而同时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之中,审美兴趣激发的好奇心,面对作品如同尝试新鲜事物的惊异感,满足作品之外读者的阅读快感,完善作品意义之内的读者阐释.

二是“具体化”作为读者的一个动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之中同时进行再创造,使得作品得以具体化和重建,具体化又回到了作品本身.

艺术作品在接受美学的阐释之中认为其是一件半成品,作者只是其中创作家之一,另一个创作者即是进行阅读与消费的读者.这是因为艺术作品之中所描绘的世界存在着许多不能简单用画笔勾勒的空白点、模糊与不确定.有许多启发性的因素在作品之中甚至只是星星一点,而甚至有时候这种萌芽的一点作者在创作过程之中并未放入构造图式之中.这些都是等待着消费主体进行主观发挥的,让未完成的艺术作品能够完整表达变成了读者的使命.于是,就产生了对艺术作品“具体化”的东西,读者对作品中的图式结构进行“补充性”的完整化.这样,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有目的活动的产品:作品的“具体化”则不仅由于观赏者对作品所描绘的事物的作用而是一种“重建”,而且也是作品的完成及其潜在要素的实现.

“第二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借助经验和想象对作品中空白和模糊点的充实,对潜在要素的发现、发展和实现.这就是‘具体化’的含义.”[3]在文学或者艺术作品之中其空白点和模糊、不确定的地方是以多方位的形式呈现的,其或是不仅只是单独的一个点.所以为观赏者“具体化”提供了许多潜在的可能性.每个观赏者在具体化过程中都有自己的选择,当然是“从作品许多可能的或可容许的因素中选出来的”,他在选择时“常常不具有意识的、明确的意向.他只是一任想象的驰骋,用一系列的要素来充实对象,使之看起来是充分确定了的”.第三这种具体化是观赏者的一种再创造活动.由于观赏者的经验、素养、审美却未等等的不同,与艺术作品原来提供的图实行结构想必已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观赏者的“具体化”乃是一种“重建”活动,是一种心理性的加工、改造、创新活动.

读者的具体化活动是一种“补充性的确定”活动,填补了作品框架的未定点和空白.读者的具体化赋予了读者以充分的自由,同时也给读者套上了最沉重的枷锁.作家就可以不受任何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的制约而“自由”创作了,当然这种自由并不是他们可以不考虑任何因素就行创作,因为接受美学对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影响即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影响了当代的文学创作.在这里的自由创作是他们创作出来的任何检测丑恶的东西自己都可以不负责任,而却要由对之加以理解和想象的读者负责任.

二、第二性——文本的未定性

从十八世纪浪漫主义的文本开放到20世纪形式主义、新批评的文本自我封闭到接受美学理论重新打破这一隔阂,文学又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同时文本的一种病态的确定性又在读者的突然介入之下模糊起来,意义不再是作者通过意图的形式直接或间接赋予到艺术作品之中的形象、情节、动作等.而在接受者阅读的过程之中,作品的固定意义被拆散,不再只是一个统一的主题表达模式,不再凌驾于作者之下,隐藏于作品之中.意义被赋予了生命力开始撒播与读者的心理与意向之中.读者以先验经验、各不相同的感受、审美兴趣将作品的意义丰富起来.文本呈现出一种开放状态,并且这种开放不仅仅是共时性的,同时也是历时性的一种曲线的方式存在于历史的文本之中.而历时性的视野结构只有在共时性的阅读系统中,才能实现其功能.接受者摇身变成第二作者,丰富文本之中的未定性,不同的阐释看似是要确定文本的最终意义,反而因为读者不同好奇心与感受力的参与后,作品意义参差百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经不再是一句名言.

文本作品是非决定性、非自足性的纯意向性的对象,由四个层面共同构成一个图式结构或框架,这是一个未确定的东西,有待读者阅读完成.读者阅读的具体活动是一种“补充性的确定”的活动,填补了作品框架的未定点和空白.文本意义的模糊让作品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状态,历史的肉眼开始重新解读文本,接受者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接受美学这样的阐释方式让其它批评方法开始骚乱起来,文本的神圣地位被忽视.文本意义由确定走向未定性,读者地位攀升到最高,成为一种隐性的主宰.当然这种批评方法也会造成文本的误读,比如经典文本.文本的未定性同时也让接受美学自身开始滋生内部矛盾,让历史处于一种不能确定的状态,包括文学发展的历史,无法显现历史真实面目.

文本的未定性与读者的具体化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这里要说民过的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给予与接受之间这种单线条的关系,皮条已经在一条生产链之间产生韧劲,拉动着文本、读者在这样一个生产、消费的关系链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文学史的功臣不仅仅只是文本自身,读者是让生产链产生韧劲与消费的根本与基石.关于文本的未定性与读者具体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三个方面.

一是文本的未定性决定读者的具体化.接受美学将文本放在历史线性的思维方式之中,思考的是文本在接受的过程之中,产生的不同含义,这也是在读者阐释的过程之中所赋予文本的不同意义,读者在文学历程之中不再是以一种模糊的身份位于文本之后,而是开始有自己独立的价值.

二是读者的具体化影响文本的未定性.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带入文学史舞台,文本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读者.读者对艺术作品潜在空白的充实,对埋藏在文本深处的信息点的发掘、发展和实现.这样给文本带来了许多超乎文本本身的惊喜与意义的扩展和丰富.文本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作者说了算,读者生产的消费者,肩上也开始担负起解释文本、批评文本、甚至成就文本的重任.读者的千万赋予文本亿万的意义,意义的丰富和不能完全阐释,才有文本的未定性.

三是文本未定性与读者具体化形成互补.在文学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时代,文本始终是作为文学的最本质的存在.在接受美学的时代里,文本意义从作者意图之中解放出来,读者开始掌控文本意义.因为读者审美经验等不同从而文本的意义也在不同读者解释中尽不相同.文本意义从读者角度来看是未定性,不确定的.读者对文本进行具体化的过程之中也将自身经验、情感、态度等赋予到文本之中的同时,文本的价值意义也对读者进行了有形或者无形的影响,隐性影响了读者的社会价值观等.双方的影响是相互的,也是相互补充的.

三、片面的深刻

“文学的本文也是这样,我们只能相见文本中没有的东西;文本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部分才给我们相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接受美学开始给予文本创作以空白的启示,让创作的过程之中开始考虑读者的想象,创作不再是单向度,而是变成双向度、甚至是多向度.同时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观念“视野融合”走进了文学创作之中,作家开始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之间的融合度,让文本走向接受与理解.同时接受美学也意识到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社会不断发展,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接受美学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趣味、接受水平开始成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考虑因素.

接受美学在影响作家、创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文学的欣赏和批评的启示.读者长期以来处于消极的地位,只是作者、文本的被动面.接受美学让读者从此在文学史占据了比作者更重要的地位,也成为文学作品创作者之一.传统的文学批评的裁判者作者被读者所替代,文学作品最高裁判权由作者手中交接到读者手上.接受美学舞台上的“读者如姚斯所说‘已成为一部新的文学史的仲裁人’.所以我们说,接受美学为文学提供了最充分的理论依据”.[4]

审美教育的提出也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被提上文学史的舞台,理论也走向了社会实践.接受美学在定义文本历史性时,提出文本不应该只是历史与现实的再现或者表现,同时也应该诠释其对历史的影响,接受美学注重文本对读者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读者对文本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读者通过发现文本中隐藏的价值观也重新对读者自身进行了塑造.之所以是片面的深刻,是接受美学在发展一种新的理论之时从读者的角度进行切入,从而最终未掌握艾布拉姆斯的三角理论中的平衡点,从而失去了理论的中心,指注重重心.是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当然这也是许多理论所遇到的.

接受美学本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接受美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