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与实践

点赞:4912 浏览:1446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分析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通过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效果明显,可在相关学科进行推广.

关 键 词: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作者简介:刘元林(1970-),男,黑龙江鹤岗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吴卫东(1967-),男,江苏沛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TRIZ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GXM_HLJ_201210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17-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高校、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随着“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持续推进和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步伐的加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因此,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是现代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客观趋势,又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客观要求.[1,2]

硕士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

1.研究生招生和考试制度的片面性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尚属于传统教育制度的延伸,考试科目分基础课和专业课.所有科目均采用对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试、差额复试的分数制录用原则,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没有突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测试,在考生中形成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普遍现象.受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影响,当下部分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树立了考研的决心和信心,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基础课程的学习上.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以考研科目的学习为己任,其他非考研科目则淡化处理,只求通过即可.这就导致了考研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工程意识及基本技能不够扎实,他们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自主思考和思维拓展,这样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后必然会暴露出专业知识学习不系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等缺点,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3,4]

2.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师队伍的数量不足也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师生比失调,导师工作量加大,严重超负荷.由于指导学生数量过多,导师科研项目和人均科研经费相对不足,这都限制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

3.课程体系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部分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课程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有助于扩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偏少.教学内容陈旧和相对滞后现象,不利于学生接受最新信息和接触科技发展前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研究生教学方法仍然以知识讲授为主,忽视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应用还不普遍,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

4.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弱,科研素质不足

由于我国研究生招录制度的特点,大部分的研究生学习经历都是连续的,基本上是从校门进校门,很少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及在企业盯岗锻炼的机会,这就必然造成了研究生的工程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缺乏,进而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于机械类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来说,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但目前机械类研究生实践教育和科研素质的现状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是培养单位大都在培养体系中对理论教学进行了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实践性环节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二是研究生学习室、实验室面积小,实验设备数量不足,更新不及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日常学习、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研究、科学研究的条件难以保证,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导致实践能力较差,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三是由于体制和安全等原因,研究生校外基地建设和利用效果不理想,学生很难到校外基地学习、锻炼和提高.四是研究生普遍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重视,不能及时了解所研究方向科研动态,难以追逐学科前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养成.[3,6-7]

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1.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

首先,改革研究生的考试形式,研究生考试以考基础课程为主.基础课程通过后,主要考查考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业绩和综合表现,而不是一考定终身.其次,面试和复试环节要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理论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考生的学术论文、专利、各类科技竞赛获奖作品等均可作为考核录取的依据.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初试、复试和推荐免试为重点的改革措施,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最后,引进国外高校“推荐制”,考生须有专家推荐以及专家对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特长的评定.[4,8]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完善导师的遴选,在选拔导师时不但要看重学术能力、学术造诣,更要看重学术道德和作风正派.要大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学风正派的中青年学者,并打破导师终身制,按业绩成果定期考核,定期选聘.其次,多途径、多渠道加强导师的引进、培训和交流,有计划地组织导师参加省内研究生导师的培训课程,要求导师每年不少于两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制订五年规划,安排所有导师赴国内或国外高校研修学习,以此提升导师的理论水平,把握学科发展前沿;要求导师深入科研院所或企业进行盯岗锻炼,提升导师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定期来校讲学和指导;尝试在不同高校之间实行导师共享,或聘请知名学者、教授、企业高管、政府及其他部门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导师或导师.再次,实行正副导师制.为了解决青年导师的培养和学生多导师少的情况可实行正副导师制.正导师由德高望重具有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副导师可由业务能力较强、具备后备导师资格的青年教师担任.最后,加强对导师的考核和监督.成立考评组,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阶段成果、论文质量及自身能力水平提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科学、公正地考核,以此对导师的个人修养、专业学术能力及水平进行综合评价.[4,8-10]

3.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既要保证其基础性、专业性和关联性,同时又要考虑其完整性、前沿性和综合性.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对部分有专长的研究生可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管理,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应与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相统一,应紧跟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引进和介绍学科、交叉学科最前沿的研究信息、生产实际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学科最新技术、方法、工艺及成果等,实现教学内容的宽、精、深、新,[6]以此激发研究生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研究生教学应广泛采取案例式、讨论式、引导式、专题讲座式等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学生自学、查阅文献、社会实践、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和调动研究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大师生交流互动力度.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量大、立体化、交互性强、动态直观等优点,使之成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辅助和补充,两者相互融合,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根据课程的性质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进行,如课程综合设计、专题论文、创新作品、读书报告等形式,同时应以能力考核为主线,着重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10]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质

为提升机械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学科采取系列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到机械企业或研究所等单位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实践锻炼,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实践报告.该部分可以在课程学习之后进行,由导师进行考核.二是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与一项科研课题,并应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参与时间不少于3个月,研究生提交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科研报告,由导师给出成绩,同时在读期间必须申请一项同研究方向相近的科研项目.三是在论文答辩前,研究生至少参加10次学术报告,会后要提交学习心得体会,其中必须有6次为机械学科的学术报告.就本学科研究内容,研究生至少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四是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B级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研究相关的专业学术论文(或已被录用)排名为第一或第二(第一作者应为导师),或被受理的国家发明专利(排名前3名),或被受理的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排名第1名).四是翻译经导师同意后的本学科外文期刊论文3篇,字数不少于1.5万中文字符,用外文撰写一篇经导师同意的专业学术论文,并符合外文期刊格式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外文单词.

三、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2012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学位论文盲审通过率100%,平均成绩92分,其中1名学生的学位论文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截至目前,2013届研究生发表论文10篇,其中:被EI检索4篇,发表外文文章5篇,实践报告已全部撰写完毕;获黑龙江省2012年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2项,资助经费合计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