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音乐课中的注入与流淌

点赞:3174 浏览:76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起笔这篇音乐论文心中有许多的感慨和沉思等等

音乐课被大多数人视作语数外之外的"调剂课程,是一门副课.但又有几个人能读懂它,感悟它,深深的领会到它.音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似乎只是一种点缀,一种调节考试压力的调味剂.这种陈旧、片面的认识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也错误的忽略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作为音乐教育者,育人是目的,审美是核心,学生是主人.在育人是第一位的教育中,音乐教育与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同等重要.我想我们广大教育者应该本着"育人"的观念,将音乐教育置于一个合理、公正的平台上,发挥其培英育才的社会功能,而不应将它视为人才教育中的附属产物.自古以来,中外音乐家都对音乐的德育作用予以高度的评价.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音乐教育的大师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人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就是音乐.孔子说,"广博易良,乐教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前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人."可见,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是深远而有力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教育就是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正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作品中内在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教育因素,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情感教育.同时把这种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聆听、感受、实践和表现,从中使他们性情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

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1.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进行以德育人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开始了,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响了.此时的我与同学们肃目随红旗冉冉升起时歌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操场上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演唱状态不同.使我感处很多,升旗仪式结束了.铃声响了,我走上讲台向同学们问好,并问:"同学们,你们从小学入学以来到中学,唱的什么歌次数和频率最多"?此时听到,异口同声《国歌》,为什么唱了这么多年还唱不好?教室顿时安静了,我们站在操场上,站在红旗下,唱的不仅仅是一种民族精神,还有一种民族的力量.站在班级的队伍里,唱的是一种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等.这时我向学生介绍国歌的作者、创作经过和时代背景,介绍国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启发学生回答每当唱起国歌时,想到了什么?通过思考和联想使学生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没有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明亮的教室,也没有我们现在的一切.通过教学,要让那激奋的歌词、雄壮的旋律打动同学们的心灵,使他们懂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起来!"的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而且也是我们今天建设未来的进军号!学唱《国歌》后有的同学说:"唱起雄壮的《国歌》,我深感我们祖国的伟大;深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感我们青少年肩上责任重大."有的同学说:"唱起国歌我全身热血沸腾,我觉得自己应树立远大的志向,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贡献力量."可见,一首歌不仅仅有它艺术的美,同时也教育了广大学生,在其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催人奋进,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

德育在音乐课中的注入与流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音乐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以情带声演唱歌曲进行以德育人

在我音乐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一首歌曲时,我积极的引导学生去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引起他们演唱情感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与音乐产生共鸣.如八年级教材《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不仅要求学生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并深入浅出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动机.去感受作品倾诉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从而能更好的把握理歌曲的思想感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体验音乐塑造的形象.用歌声塑造一种"和平安宁"的气氛.用心去唱引导学生感知,世界如果充满了爱,就能够和平.爱是人类本身具有的东西,要用爱来沟通人们的感情.并教育学生自己不仅要拥有"爱心"同时要用爱对待你身边每一位人,如父母、同学,需要帮助的人等等.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音乐在净化人类灵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一首的《爱我中华》音乐伴奏激发了学生的演唱.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等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歌中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汇成的一个共同的思想——爱我中华.当同学们唱到最后一句歌词时,我要求他们按照节奏、音高,把歌词读出来了以肯定的语气结束全曲.让学生体会到爱我中华的决心永不动摇.教育学生民族大团结,加强每个人热爱自己祖国的信念.好的歌曲能直接进入人

的感情领域,作用于心灵,具有巨大的感情渗透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我们用音乐去净化、美化青少年的心灵,在他们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深厚的爱国之情!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使其行为变得高尚.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如教唱革命历史歌曲能使学生爱憎分明,能唤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劳动歌曲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一首《我们多么幸福》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新中国给我们带来了的幸福生活,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健康中成长.让同学们带着自豪,甜美的歌声来歌唱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最后,让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黄金时代,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所以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今天,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等.我相信,运用音乐课的审美作用进行德育渗透,将会发挥出音乐课的独特优势.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3.聆听震撼人心的旋律进行以德育人

好的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以"随乐潜入心,育人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人的心灵,使人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浸透,从而达到优美崇高的境界.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心旷神怡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中陶冶情操,培养纯洁的情感,崇高的精神,使音乐起到净化心灵,愉悦身心的作用.例如,聆听一首的震惊中外的《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合唱、对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满爱国主义和光辉形象及火一般的,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了伟大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聆听欣赏这样的音乐使学生受到了激励,受到了鼓舞,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作为华夏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如,又一曲用苦难铸造欢乐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从他音乐中能聆听到一种力量,一种刚毅的性格、一种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他深信以艺术和道德的力量能战胜一切.他的旋律表现出向往光明、追求正义、不象邪恶势力低头及大无谓的英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并在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所

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鼓励学生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敢于面对困难,挑战自我.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神奇、美妙的音乐,像阳春白雪润物无声,陶冶人们的情操;像高山流水奔流不息,净化人们的灵魂;像空山鸟语使人愉悦,热爱生活;像旱天雷使人警醒,催人奋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热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同时作为音乐教师还要特别警惕目前社会上流行音乐,并且部分学生中传唱"格调不高"的歌曲、乐曲,听到学生哼唱,要坚决制止,帮他们分析,比较这些歌曲和我们平时学唱歌曲的利弊,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音乐育人者,以德育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造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艺术教育中自然形成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