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实践

点赞:20789 浏览:941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自然学科,实践探究是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然后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科学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但学会科学知识、研究方法与技能,还能提升科学的能力,培养科学情感,完善科学价值观,较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 键 词:小学科学;科学探究;科学素养;自然现象

小学科学课程是通过引导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来启蒙和初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在科学教学中,实践探究是学生认识科学、了解科学的重要途径.探究式学习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尤其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科学探究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治学风格,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似乎很高深,但是在生活中却处处有科学,只是学生没有将科学的概念文字化.恩格斯曾经对科学进行了阐释:“科学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对于教学来说,科学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探究方法,用科学的世界观来解决各种科学问题.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学中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启蒙学生的科学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检测设问题、实践验证、记录过程和结果、总结结论、互动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就得到了培养.

二、小学科学实验课的问题及困惑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课教学,特别是教科版的教材,是建立在充分的科学实践基础上的.而且,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实验方面,每一节科学课都有一些实验要做,但是实验效果如何是决定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比如,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本课的实验内容充满了向往,一旦得到实验的材料,老师的一切讲解都可以抛到脑后,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而且在没有明确实验目标和实验过程的情况下,学生就已经开始了实验的实践.这种情况下,实验的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学习效率也难以保证.在这样热烈的场面背后,有一少部分学生是把实验作为一种手工制作,想体验自己动手操作的快乐,至于探究的过程、实验的结果都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甚至一些学生开小差,偷偷地聊天,做与实验无关的活动,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科学实验和探究上,也有的学生看到别的小组好玩,就加入到别的小组中;或者是做一个旁观者,不参与实验,不发言,不思考,不能将自己融入实验探究活动中.

三、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效果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具有鲜明的情绪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不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太长的时间,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尤为重要,科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教科版的教材中,编者选择了大量的科学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必要的科学实践,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从而生成积极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通往科学探究的成功之路.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没有兴趣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教学,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在学生具有对该学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才会有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就充满了兴趣,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自动生成,没有生硬地提出科学观点的例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教学在愉快和轻松的气氛下进行.


如,在讲解《植物茎的作用》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一盆凤仙花带到教室中,让学生认识植物的茎,明确植物的茎的部位时,再让学生了解茎的作用和功能.教学时,我将一根芹菜的茎浸泡在水中,这个水是带有颜色的,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芹菜的茎变成红色了,之后再让学生用刀切开芹菜的茎,观察茎的横断面.学生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芹菜的茎中有很多的细微管道,管道中充满了水分.由此可以证明茎对整个植株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茎担负着为叶、花、果实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是营养通道.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究,学生对植物的茎在整个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了解了、掌握了.

2.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探究的理念

科学探究是一种实践过程,在科学学习中,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形成探究的习惯,掌握探究的方法.科学家拥有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就可以探究自然界中各种科学奥秘.在科学教学中,通过探究意识的培养形成探究的理念,从而获取知识、形成科学的思想意识.经过探究实践的过程,学生可以模拟科学家进行研究科学的实践活动.科学家是积极主动和自发地进行探究,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科学家进行探究,在已知世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断地形成检测想和推测,之后进行探究计划的制订,比如学生在观察、实验、制作、搜集和整理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科学现象,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养成观察、感知、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能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的探究营造一定气氛,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的探究,还有对学生探究的评价.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也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

还是以凤仙花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第6课《开花了,结果了》的教学,学生在之前教学中,观察和记录了凤仙花的生长,探究植物开花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引导理记录,提出问题:我们根据什么能预见到凤仙花快要开放了?开花期间,植株的高度有变化吗?花的凋谢过程是怎样的?发现果实了吗?果实生长在什么部位?能否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画出来.学生在观察中获得了植物生长的知识,了解了花和果实的关系,见识了果实的形状,具体感知了探究的过程和知识的获得.3.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探究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一种教学模式.新课改大力倡导的探究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十分喜欢上科学课,主要是科学课中的实验,对学生来说仿佛手工制作,充满了无穷的乐趣.与其说学生喜欢科学课,不如说是喜欢科学实验,因此在教学中,提高科学实验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呢?要从科学实验开始,从探究的过程开始.一到上科学课,学生特别希望早点发放实验材料,他们的好奇心就在老师的材料袋中.老师对于实验的指导和探究目标的讲述,学生根本听不进去,都被材料袋中的实验材料吸引注了,老师的说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采用一定手段,不要急于发放实验材料,等老师把实验要求、注意事项、实验目的讲解完后,再发放材料袋,而且对于能够认真倾听的学生,老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够提出问题,而且问题又很有价值的学生,说明他们不仅认真听了,而且认真做了,表明他们已经开动脑筋了.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是优秀学生的代表.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的科学学习持续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于一体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教学的要求.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启蒙学生的科学意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所以教学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切身感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包括探究的意识和实践操作的规范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沟通、协调、交流的能力,形成综合素质.

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科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上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的探索与研究.概而述之,小学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小学阶段其他课程比较,具有时间短、学科特色鲜明的特点,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求教师能够及时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适时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验的效果,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