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立意

点赞:20678 浏览:936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弗雷伯格的体验式培训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立意.通过在美国的培训考察,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课堂选择、课程选择可以说是学校的主题.学校的生动在于学生的发展,课程的设置指向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义务在于培养课堂公民,发展公民的能力,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着眼于能力发展或者提升,而不是惟成绩是论.1

【关 键 词】美国;基础教育;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2-0004-03

一、弗雷伯格的体验式培训

在美国培训学习的最后一天,我们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体验式培训,这种培训带给我的收获比读上十年书还要有用.带给我们这一场体验式培训的教授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雷伯格教授.

弗雷伯格教授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首倡者.他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学生多元智能最核心的理念.这个“人”不仅仅指的是学生,还应该指的是教师.“以人为中心”的课堂,是有选择的课堂,其关怀的情感、合作的意识、参与的行为和团队的支持,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驱力,让人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这样,人的多元智能就会得以互补,人的智慧和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形式的课堂形态,建立多元评价的机制,尝试多元评价的方法,让“人”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中心元素,让人得到更好地发展,让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步形成.

基于这种观点,弗雷伯格教授的培训也践行着他的理念.在培训中,弗雷伯格教授让我们合作,让我们互助;让我们阅读,让我们归纳;让我们质疑,让我们总结;让我们发现问题,让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反思学习,让我们找出规律等

人的发展是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立意,这是我们宁波市名师团在美国学习培训考察的共识.

二、学校的生动是学生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说过:“学生和老师每天都希望有成就感!这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可以雇佣学校来做这件事,也可以用一个机构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甚至可以雇一辆车四处招摇,以找到成就感.学校如何与这些给学生带来成就感的方式竞争?”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话道出我们中国教育者的心病,我们无法与社会上的诱惑竞争,诸如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超级女声”等,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少选择.

美国的基础教育却不同,选择可以说是学校的主题.我们考察的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公开的,除了圣经课程以外,学校还开设学术、艺术、社交、健康、心理等课程.这所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全部是选课制.小学生的选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校专门配备了心理辅导员、家教辅导员.心理辅导员主要帮助学生来选课,和学生沟通交流.学生成绩若跟不上,家教辅导员可以帮你补课.

卡耐基梵高尔特是一所高级中学,它成立于2002年,共有607名学生,面积不是太大,是一所优秀校中校.学校对学生的诊断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学业成绩,它包括数学、科学、语言、阅读等;其二是老师的推荐信;其三是学生过去在学校的表现;其四是IQ测试,主要测试学生的逻辑推理.学生进入学校就分类指导,跟踪指导,一般来说满足学生能够升入自己理想大学的愿望,这是对人的发展愿望的最大的满足.学校的高中段是9~12年级,进入高三的学生家庭作业负担也是很重,一般完成要在3~5个小时,因为学生在学校除了听课以外,有着大量的社团活动,我们在观课的时候,就有一个班级在上电影课,一个班级在上戏剧课,一个班级在上艺术设计课.这些都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学生进入12年级,也就是高四,主要是从事自己选定主题研究的毕业设计,然后是申请大学.

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立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卡耐基梵高尔特高级中学共有35名专职教师,他们的工作时间是从早晨八点开始,下午四点结束,一般的教师一天有六节课,教师上课的教室基本不动,而学生是走课的,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上课,因为学生修的是学分,考试不过关一定要补考.学生都是小班化,小组讨论的居多,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课堂比比皆是.学生有了选择,他才可能真正成长.因为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的一方真正进入角色,没有他们自己的选择,没有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教育里就没有成长.

这种结论被我们在莱恩奎特学校考察时一位国内交换生的话证实了.在莱恩奎特学校考察快要结束时,校长给我们请来了一位国内来的交换生,和这位学生交流,我们对于学生自由自主选择感触很深.他说,来到美国学习,你要选修难的课程,它就有难到极点的课程;你要选择容易的,也有很容易的课程,主要看你自己的状况.国内很多同学把课外活动的选修当作是玩,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你没有素质,课外活动选修课的学习也一定不能获得学分.我自己选修的足球、乐队等课外活动,一站要站三个小时,你说不苦是不可能的,但没有人逼你去学,这是你自己的责任.有责任什么事都能做成.

三、课程的丰富指向人的发展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是我们国内难以企及的,这是我们考察莱恩奎特中学得出的结论.

莱恩奎特中学也是一所公立高中,共有3300名学生,250多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180多名,开设的科目之广泛令人咋舌.其课程有英语、科学、数学、社会学、法医解剖、物理、美术、几何、新闻、烹饪学、社会经济、美国历史、健康与生活等,课外活动十分丰富.学校追求的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养成.我们的考察是从课堂开始的.我们一共进入十个教室来观察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英语课,教师重点是教学生怎么演讲,怎么做演讲的幻灯片,教给学生在社会上实用的东西是教师的追求.美术课,教师几乎不说一句话,只是将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临摹一幅静物画,学生出奇地专注,有的桌前摆着一幅画,有的是电脑上呈现一幅画,有的甚至是手机上显示的一幅画.但通常美国的学校一般不准带手机,带手机必须通过任课教师的允许,由任课教师决定.学生带手机上学校一定是作为学习工具来使用的.我们观察的新闻课里,学生更有着自己充分的空间,他们都是自己在网络上编辑新闻,设计排版,极大地满足学生张扬个性的愿望.我们走进建筑设计科学课程教室没有发现教师,(教师在自己的备课室里,教师的备课室就在教室里)只有学生在电脑前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未来的建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走出课堂,由于是校长带着我们走课,我们发现,校长遇见一位搬运东西的智障学生,便亲切地和这名学生问好,表扬他的进步.特别值得敬佩的是,在莱恩奎特中学的学生就餐时,学校规定让智障的学生先就餐,以表示对这些学生的人文关爱.

烹饪课堂里,教室里摆放着各种烹饪的器具和用料,而且教师的讲桌设计特别巧妙,就是在讲桌的上方设计了一面镜子,教师示范时,学生坐在座位上面可以从镜子里看到老师操作的全过程.这很值得我们借鉴.第六节、第七节是数学课,学生随性自由,三人一个小组,自由讨论,甚至有的学生坐在地上也可以听课,说话间,数学老师也坐到了地上,和学生一同交流.这种情形在国内几乎不可能.

第八节课是合唱团活动课,第九节是地理课.这两位教师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和学生热烈互动.他们上课和学生关系特别融洽.两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肢体语言特别夸张,表情也特别丰富,让作为听课教师的我们都忍俊不禁.第十节课是综合设计课,不同的学生研究不同,设计也不同,学生的交流也很热烈.这就是“人”作为课堂的核心被放大,课堂里的“观光客”少了,所以人的发展也就成为可能.

四、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课堂公民

基础教育阶段,美国教师的责任何在?笔者认为,其责任是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培养课堂公民.

卡尔罗杰斯和杰罗姆弗雷伯格的《自由学习》指出:“理想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这也是对教师工作的高标准与高要求.“通过自由培养纪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进行自律.

通过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的考察,我们对《自由学习》里的观点认识更深.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共有550名学生,其中有40名中国学生,中国的学生主要以高中生为主.因为威士伯利基督教会学校是私立学校,学生进校一律要求穿校服,这是学校的“规矩”.学校规则特别严谨,管理细致,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有序.譬如学生迟到四次就要被关禁闭半个小时,让你反思.学生不准带手机,如果学生玩手机,学校就没收,然后学生就要花费10~15元把手机“赎”回来.在这所学校里,从幼儿园至高中,不管是哪位教师,发现学生犯错误,都会直接开出罚单,给你关禁闭半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违纪违规必须受到惩罚,付出代价,这就是社会规则.学校里的“公民”也得有公民意识.

我们在莱恩奎特中学考察时,在观察第七节数学课的时候,发现一位学生单独将课桌搬到教室外面,在那里低头认真而快速地做作业.我们询问校长是怎么回事,校长告诉我们,这位同学昨天的数学考试没有参加,其他同学上课,他一个人必须参加数学补考.学生补考只能在教室外面考试,否则别的学生上课会影响他的.在后来的校长介绍中,我们明白,其实莱恩奎特中学是有着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学生犯错误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责令其让父母领回家,反思三天;或者周六要到学校做义工,用以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于吸毒、暴力的学生,学校将他们送进州立的专门学校,接受三十天至四十五天的教育,达到学校的要求标准,才可以回到学校上课.这些都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公民意识.

卡尔罗杰斯和杰罗姆弗雷伯格的《自由学习》一再强调:“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老师能营造一个真诚的、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其中的年轻人必会懂得自尊,学会作出负责任的选择,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兴奋感,具备见识广博、技术娴熟、自信等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

五、好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一定是好的成绩

王文的《零距离美国课堂》曾经写道在美国成为好学生的十种方法:每天都到校学习;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整理好各种材料,使之有序;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按时完成功课;紧跟教师的指导;及时寻求帮助;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遵守学校的制度;竭尽全力去尝试、去努力.这十种方法中根本没有关于成绩的要求.这说明美国的基础教育的评价是多元的,不惟成绩论英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插话,随时提问.教师提问之后,学生可以随时站立回答.美国的小学阶段不太重视知识的学习,却重视读书习惯的培养,重中之重是行为习惯教育:规则意识、礼仪养成、尊重权威的理念、服从管理的意识得到反复强化,但又鼓励学生尝试、探索、质疑、不迷信权威.

在美国考察时,Dr.MikeSchwei给我们教授的“基于概念的课程与教学”也可以验证上述事实.Dr.MikeSchwei的讲课是从他的祖父的农业时始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何况将来的时代是新概念时代,无法预见我们教授的知识对于学生后来的工作有无用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工作等待着他们,于是概念归纳的迁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知识、需要技能,更需要迁移的思想,还要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会迁移,现行的考试成绩可能对于将来的工作毫无益处.

基于概念的课程与教学是美国课程专家H林恩埃里克森提出的一套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和模式,它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全球化世界中,作为公民,需要具有概念性思维能力,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因此,课程设计的重心必须从主题转向概念,从讲授主题转移到“使用”主题,以便教授和评价更深层的概念性理解.Dr.MikeSchwei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和埃里克森的知识结构比较的角度,指出概念和归纳无处不在,广告中有,电影里有,书籍里有,生活中处处都有.所以我们评价学生,应该评价其在各种生活情境中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知识.如果仅以成绩来衡量学生,会把学生看扁,结果往往让多数学生的才能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