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实力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养

点赞:28454 浏览:13096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大众化教育及市场经济竞争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难题.以巧实力为视域,大学生的就业力可分为大学生就业硬实力和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对这两种实力进行分析和解构,将两种实力巧妙地结合,探讨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路径,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力;巧实力;软实力;硬实力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65-05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就业工作俨然成为各类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目前已有的对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多将就业能力分解成各种能力,并针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进行孤立研究.笔者拟通过“巧实力”这一全新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力进行全面解构,以期能为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工作提供新的灵感,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性.

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性

就业力是指个人经过学习过程,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就业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竞争力、就业水平的高低.大众化与市场化经济环境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两个主要背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及择业自由度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存在供求失调、择业偏见、人才培养力不足、就业待遇差等难题.在此背景下,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生来都几乎具有巨大的潜能,但是不经过后天的锻炼、培养,这些能力有可能一直处于潜伏状态.而在后天锻造过程中,学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说初等和中等教育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高等教育则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升华.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的职能,但职能也有优劣之分,而人们对优劣的评价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改变.在当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几乎是整个世界对教育的共性评价标准.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大学生能力的具体化,两者不能等同,但是也不能割裂开来,其关系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首先要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还要将培养的能力进行整合,最后将整合的能力巧妙地运用到就业中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无疑也要强调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可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契合度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面临这样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培养的专门人才非用人单位所需;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非培养的人才所需.两者的契合度低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而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旨在解决这种尴尬局面,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契合度.

巧实力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分析

(一)巧实力的涵义

所谓巧实力,即善于综合运用软、硬实力的能力.该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针对美国外交策略提出.美国著名学者、政治家约瑟夫奈针对美国政府在外交策略上出现软、硬实力失调的情形,专门撰写了《软实力》、《巧实力》等著作,多次论述并强调了软实力的重要性,但也并不忽视硬实力的作用,而是重视软、硬实力灵活巧妙地运用,从而达成一种合力,即所谓“巧实力”.

硬实力是一种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威胁性力量,包括物质、经济、军事、科技、制度等等.与之相对,软实力则是一种无形的、无法感触的吸引性力量,包括文化、形象、价值观等等.两者都是通过影响他人行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区别在于硬实力一般通过强迫或利诱为手段,而软实力则通过影响并塑造他人意愿为手段.两者的作用无轻重之分,巧实力也并非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两者巧妙结合运用,且结合的作用往往比单独运用其中任何一种力量所取得的效果都要好.在《巧实力》中,约瑟夫奈举了这样一个实例:在美国优秀的海军军官里科弗的领导下,美国建立了高效无事故的核潜艇舰队,并塑造了海军的成功形象,其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他成功地赢得了国会的支持;二是他以严格的纪律性不允许下级军官犯错误.可以说,他的成功就在于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巧妙结合.

(二)大学生就业力分析

在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上,通过巧实力的映射可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就是培养其在就业过程中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巧妙结合加以运用的能力.

根据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涵义,笔者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拥有的硬实力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所具有或能够培养的主观硬实力,如身心素质、外貌、文凭、证书等;另一方面是时代、国家、家庭赋予的客观硬实力,如大学生所处时代的国家政策、社会教育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家庭背景及经济实力等.相应的,软实力也体现为主观方面的软实力和客观方面的软实力.主观方面的软实力包括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一般技能、价值观、个性特征、个人品质等;客观方面的软实力包括大学生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主流思潮、道德水平等.

巧实力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下面就以巧实力为视角,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

巧实力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

学者们关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要培养的各项能力上,多在探讨要培养什么能力、什么能力最重要,而往往忽视了各项能力之间的联系,以及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合力效应.笔者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应从大学生的就业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着手,并着重研究如何使两者巧妙结合.

(一)大学生就业硬实力的培养

根据前文提到的大学生就业硬实力所包括的两个方面,在培养路径上也要将此作为切入点.

首先是主观方面就业硬实力的培养.

一是大学生自身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训练.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自认为身心素质好,或者认为身心素质在其就业所需的条件中并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忽略了对其的培养锻炼,甚至大部分高校不注重打造、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导致很多学生即使因为软实力强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却因为身体或心理的原因未能保持此工作.这其实也是就业力低下的表现之一.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高校及大学生本人都应该注意在大学期间不能忽视身体与心理素质的锻炼.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对高校而言,可以开设相关的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大力宣传体能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多方面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运动场所,为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招聘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设立心理咨询室等.(2)对大学生而言,要树立锻炼身心素质的意识,认识到身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从多方面汲取与身心健康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人力物力资源,全面锻造自己的身心条件,如多到学校提供的运动场所锻炼身体,遇到心理困扰时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咨询,寻找积极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等.二是外在形象的改变.这里不单纯是指外貌形象,而更多地是指言语、行为举止.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大学生的外在形象是其就业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之一,有学者甚至认为“外在形象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名片等一个人外在形象的好坏甚至会关系到其成败”.大学生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外在形象呢?(1)衣着得体,外表干净、整洁.这是人最起码的礼仪,也是就业过程中尤应注意的一点.同样注重自身形象的应聘者,往往更具有竞争力.(2)言行礼貌、得体、自然、大方.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礼仪、社交的相关课程;一个人的言行很多时候是思想的反映,思想往往也能决定一个人的言行.因此,要多读书,用书本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还要多实践,如多参加社交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懂得如何改善自身的言行.

三是文凭与证书的获取.虽然很多人批判“重文凭、轻能力”的现象,但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文凭与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能反映出一定的能力.人们对大学生文凭与证书的否定态度来自相关部门以及学生本人对待证书的态度不严谨、不认真,导致其“含金量”不高而不被认可.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端正态度,自觉打消通过写卖骗取等方式获取文凭、证书的念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更多的文凭、证书.

其次是客观方面就业硬实力的培养.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社会背景、环境、法律法规等都是人创造的,因此,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家长共同努力.

一是国家方面.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基层工作的政策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批学子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针对各种专业、各生源地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资助、为青年就业创业立法等.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与国家法制不完善不无关系,尤其是相关的保障政策.

二是社会方面.用人单位未能及时有效地对其招聘信息进行宣传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沟通.很多用人单位抱着等学生上门的被动态度,孰不知加强联系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吸纳更多未毕业的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一方面能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能为用人单位带来效益.

三是高校方面.既要开设通识课程,也要开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课程,要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实习培训基地,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是家长方面.家长的社会背景关系、经济实力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子女就业状况,有家庭背景者往往可根据其家庭经济及社会关系状况不同而找到不同层次的工作,但仅凭关系往往无法在工作中做出优异的表现,这是大学生就业力低下的又一个原因.因此,无论富裕还是贫困,不管有无关系,家长都不应该让自己的子女将希望完全寄托于此,而应引导子女学会自力更生,自谋出路.

(二)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养

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研究很多,足见人们重视软实力的作用.

首先是主观方面就业软实力的培养.

一要丰富头脑.要掌握文化知识,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包括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常识、近期国家政策、社会新闻等等,大学生要重视一般文化知识的掌握,有些平时看似无用的知识能对人的思想产生无形的深远影响,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高度.要培养各项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一般技能.专业技能即通常所说的“饭碗”,它决定了专业人才与非专业人士的差别;一般技能指与人沟通的技能、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重视这方面的技能,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一般技能的人往往更有竞争力.

二要完善个性.人格不完善是很多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完善自身的个性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拓展视野,培养开阔的心胸,减少对人对事的偏见;多反省、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改进;学会全面看问题、分析问题;多与人交流、沟通,学会与人相处,并了解各类人的品性、脾气,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等等.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分析自身的价值以及社会的需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也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要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三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当代,良好的道德品质似乎是稀缺物,在大学生身上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能得到别人至高的评价,包括用人单位.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注意对自身道德品质的锻造.要了解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等内容,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这些规范与标准,要学会监督、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抵制不良道德行为.

其次是客观方面就业软实力的培养.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学校,其文化环境、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等等会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无形的深远影响,良好的文化氛围固然会积极地影响大学生各方面的思想,间接提高大学生的软实力.

就国家和社会而言,要形成良好的文化背景,宣扬积极的思想文化、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净化网络,消除贪污、腐败等污浊现象,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能够形成自力更生的意识与行为.就学校而言,要重视文化建设、文化育人,通过校园文化、理念、物质、制度、精神等渗透作用影响大学生,提升其软实力.就家庭而言,家庭教育的影响有时远远大于其他主体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家长要有培养自身软实力的意识,以德服人;其次,要注重言传身教,只说不做不如不说;再次,要多与子女沟通,一个懂得与子女沟通的家长往往是的家长,其所培养出来的子女个性一般也比较完善,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长期的,好的父母是子女难得的财富.


(三)大学生就业力的巧妙结合

如果说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责任的话,那么如何将这些能力巧妙运用则要看大学生自身的表现.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学会分析自身的实力状况.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卑者挖掘不到自身优点,自负者看不到自身缺点,在能力方面也是如此.大学生在校期间确实要尽力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尽管这样,仍然会出现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分析上述四项实力的构成,并学会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比如,有的人无论怎样努力,身体素质就是差,在主观硬实力上存在这点不足,并不代表其主观硬实力就差,还要看他外在形象力及文凭、证书的获取情况,如果这两方面都较弱,再以同样的方式分析自身的主观软实力和客观软实力,最后根据对自身情况的总结找出自己优势和劣势.在这个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优劣不仅仅是与别人比较,也要跟自己比较,比如有些人会发现与别人相比自己缺乏优势,这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参考对象了.(如图1所示)

其次要了解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各方面能力进行匹配.

面临大学生就业难与单位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作为主体的大学生要主动出击,主动了解国家政策、社会需求.

一要了解国家政策.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很多,但是真正了解并能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的人很少.事实上,若能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很多大学生往往真正了解政策时,政策已经过时了,因此大学生对此要引起重视.

二要了解社会需求.要学会分析自身优劣实力,也要学会分析社会,更具体地说是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其所需能力是否为自己的优势所在.比如,有些监狱招聘,对应聘人员的视力有较高要求,有些近视眼的毕业生抱着做手术或其他侥幸心理,硬是报名参加了笔试面试,好不容易通过了几轮测试,结果去医院做手术时,医生告诉他无法做手术,最终与这份工作无缘,这位毕业生在时间、金钱和精力上的投入都白费了.其实他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但是没有衡量自身的条件是否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一致.在就业过程中,一般而言,用人单位既要看应聘者的主观硬实力,也要看其主观软实力,因此,大学生对这两方面都不能忽视.

三要结合自身各方面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匹配.比如,如果没有“短板”实力,大部分优势实力都与用人单位所需一致,或者全部优势实力都为用人单位所需,那么就可以充满自信地竞争这个岗位.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的需求恰是自己的劣势所在,即使其他实力再优秀、再符合用人单位另外的需求,也要理智地放弃.

再次要灵活、机智地展现自己的就业力.

一是就业力的巧妙结合.上述提到的四种实力,每一种都可以为大学生所利用.当然,这种利用不是将各项实力简单相加,而是将各项实力巧妙结合,且这种结合没有比例多少之分,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对于某位毕业生而言,在其他能力不是很强的情况下,他可以利用客观硬实力中国家对到偏远山村就业者的优惠政策选择就业岗位.因为一般很有能力者不会选择到偏远地区就业;当发现竞争仍然比较激烈时,此时就要分析岗位需求,检测如有可能的话,还有必要分析竞争者的实力强弱,若发现自身实力强于对方,就可以自信地去竞争.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很多人称之为“运气”,实际上是运用策略的结果.总之,在就业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需要综合运用、巧妙运用各种实力的情况,而且实力强弱有时候是相对的,正如出国留学生会讲英语,而在国外并不能算是一项优势,但是回国后却能利用这个实力帮助其获取英语教师的岗位.总之,既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客观软、硬实力,也要综合运用自身各方面的主观软、硬实力,

二是灵活、机智地展现实力.就业力不仅仅是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取得工作后,毕业生仍然不能忘记灵活、机智地展现自身各方面的实力,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不可固步自封,也不可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去硬碰硬,当然有时要选择参照物.工作情况是很复杂的,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可供每个人、每份工作运用,只有自身在工作中灵活展现实力,才能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可用约瑟夫奈的一句话作为总结:“人不能控制海浪,但能与浪共舞.人不能控制事件或结构,但能做出预见,让事件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自身的目标.”在就业过程中也是如此,要接受不能改变的客观环境,并利用这些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同时要改变可以改变的,使自身各方面更加强大.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1.

[3]吕维刚.初战职场[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36.

[4]怎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EB/OL].(2011-10-08).[2014-01-06].http://wenku.baidu./link?url等于1T2JCiUJvFEsuD1LjBbudATqyrGW-lyOeU4WGx2Vie-

IpytWpbYYVA_NIaU38d2kafOlSLR4U15p0_1UZ3uL-WcQWgrwJAHLrldkMm0Ugby.

[5]美国懂中文保姆十万年薪请不到[EB/OL].(2006-03-31).[2014-01-06].http://abroad.163./06/0331/15/2DI868GL00271IHD..

(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