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税收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点赞:6741 浏览:228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通过阐述“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分析传统税收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以任务的完成过程为线索探讨了新的教学模式,提出将高职高专的税收课程的教学怎么写作对象定位为将就业于纳税人会计岗位的办税人员,力求将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转换为课堂教学过程.

【关 键 词】税收教学模式工作过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税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GJ11-12).

引言

税收基础知识是财会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理论,涉税业务处理是财会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税收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在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以税务管理者的角色为主导教学,已不能满足财会类岗位对税收知识和税收技能的需要.所以,笔者提出以财会类岗位群为主体进行税收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税收课程的教学模式,达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使学生在构建系统的税收理论、政策框架的基础上,具备基本的岗位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含义

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含义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是适合于实践教学的新理念,是教育学的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协调引导者.教学过程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与学生互动.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消化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进而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思路

对于《纳税实务》课程,可根据基于工作过程设置办税员岗位,主要工作是依法纳税申报.其主要工作任务可概括为:依据原始凭证进行的会计核算、纳税申报、依法保证纳税人利益最大化的纳税筹划.因此,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和税收课程的具体任务,税收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为:以立足会计岗位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建设为保障,着重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实训,培养学生诚信纳税的意识,以达到培养会计从业人员处理涉税业务的“三种能力”.

图1《纳税实务》课程模式构建思路

传统税收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怎么写作对象错位,角色不明确

传统的税收课程站在税务机关征税的角度讲税收的定义、职能、作用、负担、计算和征收等,课堂教学组织基本上是以税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组织教学的,没有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需求组织教学.虽然陕财职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进行调整,但是大多过于偏重税收的计算与缴纳,使其仅仅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补充——税法认知和税款计算,而没有将其设计为一个岗位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一项独立技能去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岗位技能有所缺陷.

2.课程教学内容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

传统税收课的课堂教学偏重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这几年来,陕财职院《纳税实务》课程在教学组织基本上是按税收基础知识、税收基本要素、应纳税额计算三大部分进行的,对于税收征收管理部分基本没有涉及,一定程度上将税收课程讲成了中国税制.

3.课程实训系统性和技能都有所欠缺

在授课过程中,税收基础知识、税种基本要素(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等)较好理解,但是计算税额是一大难点.从计税依据的确定到税额的计算,只凭讲解、示范还不够,必须进行大量的业务操练,才能掌握税额的计算思路和方法.而这些技能必须通过一笔一笔的业务来训练,这也仅仅是训练了学生的单一业务或单一税种的计算能力,对纳税申报的系统性训练严重不足,技能欠缺,不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需求.

《纳税实务》课程改革的举措

高职院校课程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将教学任务融入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之间既不应重复,又要有联系,所有任务所包含的知识量应与教学任务的知识量相吻合,任务应从单一到综合,从容易到有一定难度.具体到基于工作过程的《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方面,即是要将课堂与办公室(科室)相统一,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1.确定履行企业纳税义务的典型业务及实训流程

根据各类涉税业务的需要,总结归纳出具体的工作步骤,设定连贯的典型业务.在构建的各系列典型业务的框架下,编制纳税人需要完成的各种涉税业务,如纳税登记业务(包括开业、变更、注销等)、纳税申报业务(区分为各税种的纳税申报)等.

2.从办税员岗位的素质要求和任务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税收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依据以下两点需要:一是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的需要.为了增强学生对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和提高税法的遵从度,必须将税收基本理论和各税种的主要法律法规选入教学内容,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二是岗位职责层次的需要.学生们在走向社会的最初几年中,由于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使其能应聘到的工作基本上是初级职称能胜任的岗位.所以,应选择相关初级职称应掌握的税收政策和工作能力作为教学内容即可.这样既可突出学习重点,又可降低不必要的学习难度.

3.完善课程校内实训环节

课程校内实训的主要业务包括开业税务登记、各税种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将实训任务按照各税种设计为若干个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设计若干笔典型涉税业务,给出每个项目的原始凭证,要求学生计算出应纳税额、填制纳税申报表.实训环节突出了学生“做”的重要性,在教学实施中把课堂教学转向工作情境,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把税法规章制度的应用分为几个小任务通过纳税申报表的填制来完成.学生自主操作,教师随时检查、评价、纠错、指导,并随进度进行总结,使学生在已经具备了业务技能的基础上对政策和业务有一定的理解,加深对业务技能的掌握.4.编制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教材、教辅

《纳税实务》教材应以会计岗位的涉税工作为着眼点,以纳税人的角度、以如何涉税事宜为目的讲述税制内容.按照纳税人纳税申报的工作过程设置任务,将实际工作过程与如何贯彻执行税收法规相结合.结合办税员岗位职责要求,税收课程应突出计算税款、填制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纳税申报等主要工作环节,这就要求积极进行和实训相配套的教参教辅的建设,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由会计核算向计税、报税业务延伸.

5.开发或购置模拟网上纳税申报系统,提高岗位环境的仿真程度

通过建设仿真工作环境,模拟项目与真实项目之间、社会实践和税法课程教学之间、具体工作与不同税收课程之间的工学交替,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迁移.在网上申报纳税已经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和纳税申报软件、网上银行软件是课程教学必备的基本设施,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需要配备完成纳税申报工作的设备和软件才能满足教学的全部需求.因此,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是实现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条件,与实际工作相同的原始凭证、账簿、纳税申报表、纳税申报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是教学改革的必要支撑,是学校硬环境的体现.

6.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其既能配合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较全面、较适当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笔试形式可以反映学生的水平,但对技能的水平鉴定不够全面且缺乏权威性.所以,相应调整考试制度、多样化考核形式,以适应理论考核和技能测评的需要.首先,可将考核分为考核理论和考核技能两部分,设置相应的比重,两部分均合格,才能认为该课程合格;其次,可调整考核档次.为了使所有的学生在尽自己最大努力下都得到合理的成绩,笔者建议,将试题分为不同档次(如甲等、乙等、丙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来选择.当然,在学生的成绩单中应注明成绩档次.就像职称考试,若考生选择考初级职称,即使得分很高,也只能获得初级职称;若考生选择考高级职称,即使得分不理想,但只要及格,获得的也是高级职称,这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税收课程教学模式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纳税申报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结论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税收课程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们在学习中能主动学习,带着任务上课,用学到的知识及时完成任务.同时,学生在自学、自辩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政策,最终达到构建知识体系结构、掌握岗位基本技能的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对办税员的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的基本程序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对学生的个人业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综合能力进行了有效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