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学素养的培育

点赞:4352 浏览:145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学素养是塑造个人素质的重要基石,一个人的精神层次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就由此决定.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一生的语文基础,首先是要学会方方正正的汉字,其次要学会堂堂正正的做人,还要学会如何辨别什么是正确、高雅的文章和道理,避免在小学就向庸俗的文章和低级的趣味倾斜.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以前灌输式的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和个人的品格塑造和人生观的培育相关联,让学生在简单的学习中了解高雅的文学.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学习真正的文学.本文笔者试图通过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兴趣,寻找适合的小学文学素材,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三个层次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小学文学素养的培育,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为提升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关 键 词:小学语文;文学素养;兴趣

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它培养学生的基础识字能力,简单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是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以往的教学实践和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计划都注重于基础知识的灌输式教育,更多的强调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使得小学生这最具想象力的群体陷入了书山辞海中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和更为重要的文学培养.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即使小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仅仅表现为更多的应付考试的技巧性和知识的累积性.新课改要求小学教育要突破应试教育的禁锢,向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迈进.因此,我们应当更多注重小学语文教育的远期实用性和诗意性.本文将从如何调动学生兴趣、寻找适合的小学文学素材、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的文学素养的培育.

一、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感悟语文的美,懂得学习语文的好处,激发语文学习的动机,进而真正喜爱语文.接下来笔者将通过以下几步措施简单谈谈小学文学教育的兴趣调动.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妙用情境.在语文的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积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利益和成长利益,创设适当的情境教学.例如,角色扮演法: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课文,其内心的体验也得以深化.

第二、在课余生活中指导.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从丰富学生的知识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展课外阅读,一来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有利于强化整体效益;二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大量地接触不同品味的名家名作.名家名作的魅力会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尊重个性发展,调动个体情绪.人各有志,不尽相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要尽量的把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取其所长、投其所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第四,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当一个学生和一个好教师处于某种直接的个人关系时,此时学生才会谈论想法,思考事情并交换意见,这才是最好的教学.

二、寻找合适的小学文学素材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对很多东西的接受能力很强,然而他们的理解能力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还停留在童年的表象理解上.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文学素材,让他们能够简单易懂,并且能够学习文学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文学学习素材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文学素材应当简单易懂.

基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见识面较窄的客观因素影响,针对小学生阅读的文学素材应当简单易懂.能够让小学生在简单的学习和阅读中了解和接触文学作品的优美和乐趣.

第二、文学素材应当体现一定的文学水平.

文学素材的选择不能仅仅看重文学的易懂性,同时应当关注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立意,不能因为注重简单化而舍去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和深度.

第三、注重学生兴趣的自主选择.

关注了文学素材的可接受能力和其本身内涵,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教授的文学作品更应当考虑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有人对朗朗上口的古诗感兴趣,有人对情节紧凑的小说作品趋之若鹜,有人则喜欢在话剧中展现其表演能力,有人则被意境悠长的散文所吸引.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基于兴趣的引导,因此我们也应该更加注意对小学生的文学兴趣加以培养,更有针对性的提出小学生的学习方向.

三、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更新文学观念.而小学教育需要的文学观念有四个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需要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都应与生活沟通.也就是说语文反映生活、反映世界.比如我在上一年级阅读课《春笋》,课文里面有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春笋”这个词,若在高中、大学,老师就可能对它进行艺术分析;但是在这里,对一年级的学生就不能这样分析.我说:早上妈妈唤醒你上学时是什么感觉?让学生用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投入到对文本的阅读中,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唤醒的感觉.其实他唤醒了学生的心灵!再如,我听符海妹老师让学生造句,有学生造句“地球围着太阳转”,表扬他一番:另一个学生造句“老母鸡围着草窝转”,却被批评一顿.其实“老母鸡围着草窝转”,就是他的生活积累.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对他阅读文本、感受体会文学作品,都大有帮助.

第二、文学教育中的情感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学生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学生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教师.“苏教版”教材有篇课文《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的故事.它的背后是什么,当然不必跟小学生讲很多,但教师的文学素养必须能够居高临下,才能游刃有余.这样的作品在课堂里让学生来读,教师千万不要给标准答案,因为文学作品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留有挖掘的余地,才能扩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情感世界.

第三、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就像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的.读文学作品应从语言入手,而不是以往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因为这些都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使文学语言转化成头脑中的形象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完成.因此,教师讲词、讲句、讲段,更应该讲语境,应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认同感,“苏教版”实验教材在继承好的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意,生字教学组成字串.小学生喜欢学,老师也喜欢教这样的识字课.“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杏花、梨花、桃花”,就是一例.为什么孩子对这样的生字会喜欢?奥妙在什么地方?奥妙首先不在内容,在形式.因为它押韵,学生最容易上口;又都是双音词,双音词仿佛二拍节奏,音步一重一轻.学生在读“春天、春风、春雨”时,头脑中会出现画面,填补了空白.“字串”的设计格外工巧,激发和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了识字教学的文学性,又达到了记识生字的工具性目标.

小学语文文学素养的培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四、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视野”一定要重视,一定要琢磨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去思去想去与心灵对话,这就是“对话理论”“对话理论”认为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因此,教师与学生、课文与学生就是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检测,但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当然要高于学生.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有谈话的方式,但多是教师根据参考书、课文,事先准备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是“请君入瓮”,显然,这种方法与阅读对话理论背道而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虽看似简单,却也迷雾重重.特别是在培养小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的引导性上,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得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培养非常重要,通过调动学生兴趣、寻找适合的小学文学素材进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兴趣,达到新课改要求下的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