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践一体化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13829 浏览:578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职教育应该突出职业化特点,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怎么写作.中医护理的教学要强调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尽可能地体现中医护理临床实用地特点.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任务驱动法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地过程中,提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对学生职业技能地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关 键 词:中医护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医护理》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着重体现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的系统性,是将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融汇于临床护理之中,使中医护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拓宽思路、提高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中医学的内容抽象难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学习兴趣,增加动手机会,笔者尝试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应用于中医护理的教学中,下面以“毫针刺法及护理”的教学为例,体会如下:

一、内容特点

“毫针刺法及护理”,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毫针刺法及护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通过针刺身体特定部位,能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作用,体会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治疗理念.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技能方面分析,学生在理论上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和护理学基础知识,但却是第一次接触中医课程,感觉很陌生,容易将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套用到中医学的内容.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能力,但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从心理特点方面分析,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中医情结”:既渴望了解中国的传统医学知识,却又对深奥玄妙的中医理论望而生畏;既迫切想体会针刺“得气”的奇妙感觉,却又对在自己身上操作心生畏惧.

三、确定目标

根据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以“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为切入点,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能对照实物指出毫针的规格和结构;并能独立完成定穴、消毒、进针、行针、出针的针刺操作及护理过程.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让学生经历针刺前的练习和准备、针刺方法的实践操作及护理过程,在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学会使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最后,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规范操作的意识,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理实践一体化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护理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教学过程

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中,针对“毫针刺法及护理”内容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①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图片和实物展示针具的形态及发展过程,要求学生将图片与实物与课本描述进行对比;同时引入中医针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使学生感受中医的历史与现在,领略针灸的文化魅力,激发学习兴趣.②理论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针刺方法”的内容,教师采用“直观演示法”进行操作并强调要点.学生观看图片和示范,同时在纸垫或棉团上练习、体会.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亲自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以互相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③案例教学: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引入案例“患者张某,女,25岁.由于牙痛2天,伴牙龈红肿、发热、恶寒,精神疲惫来就诊.医生经诊断,现要为其针刺合谷、颊车、下关等穴位.”同时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从“安排体位”和“定位”等方面进行操作前准备.学生通过讨论、分工合作、实践论证完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将讨论结果与实践论证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④在任务驱动下完成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规范操作:检查物品——选取体位——定穴(合谷穴)——消毒——进针(角度、深度、方向)——体会行针与得气——出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得气”的感觉.得气又称“针刺感应”(简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患者出现针刺部位酸、麻、胀、重感以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得气与否直接关系着针刺效果[1].很多学生在操作之前对于“得气”很是好奇,而在实践之后有了切身体会,课前所存在的“中医情结”也得到了克服,激发了求知和学习兴趣.实践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将知识的学习附着在工作任务中进行,将学生直接导向工作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很大帮助.


五、总结

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在“毫针刺法及护理”教学中尝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获得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效果.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把更多时间花在理论教学上,体现“先学后用”的教学方法[2],实例运用不多,往往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无法使学生得到工作过程的充分体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鼓励“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到下课时候,听到好几个同学都在感叹:“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我们还想多体验一会儿呢!”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有明显的促进和提高.本次课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教学全过程,重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毫针刺法的实践操作,培养规范操作的意识,并逐步培养学生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结合“案例教学法”对临床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练习、实践论证的过程中,激发了求知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反思

中医护理以其悠久的历史,显著的疗效,日益受到国内外护理学界的重视.我国护理学教学体系中要求开设该课程,尤其在2011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首次将中医护理学纳入考试科目,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护理的重视程度.希望我们所培养的护士能贯通中西,掌握一定的祖国传统护理学的知识.这样既能更好地指导患者调护,也有利于自已的养生保健.但是,中医学内容本身深奥难懂也是客观事实,而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的现状,也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由于课时的安排较少,要求学生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因此,新时期的中医护理教学要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知识考纲精神,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①就整体而言,可适当降低中医护理学理论部分的难度,强化中医护理技术的要求,突出职业化特点,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怎么写作.②通过在“毫针刺法及护理”内容中尝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证明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中医护理技术的其他内容如艾灸法、拔罐法、推拿法、药物施护等,可结合各自内容的特点,完善教学方法加以运用.③而在中医护理学理论部分的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尽可能以直观、生动、精美的形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