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点赞:33468 浏览:1565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国目前国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尚未能对环境状况作出相应的警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责无傍贷,对于教育的内容而言,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1.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感悟重环保

环境保护涉及面十分广,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也的确非常广泛,从远古时代到二十世纪,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以及风情万种的大自然都为我们提供了环保教育的丰厚土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近百篇课文可以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只是如何巧妙"渗透"费时费力.

1.1语文课巧用"插图",感知形象,渗透环境保护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达几百幅,教材插图就是"物",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丽的景色在学生中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继而使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进而渗透环保教育.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除了桂林山水外,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还有沟壑纵横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马达轰鸣的工厂和矿山等他们会由衷地感叹: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蓝天、白云、绿水、鸟语、花香,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人类追求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条件.古老、慈爱的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宽容、忍耐,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己身边事做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在《迷人的张家界》中,张家界不但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还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她慷慨地把这一切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这类课文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看图片和想象,足以唤起同学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大自然,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植物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美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要热爱大自然,维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纵横交织的,无数的环保教育的契机,关键看我们教师是否做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留心、处处留心,用环境教育的先进理念来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学习.

1.2紧扣教材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其深知破坏环境是对大自然的犯罪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过度砍伐树木,破坏森林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如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充分理解黄河由孕育人类生存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本原因,在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中懂得保护和治理好生存的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保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对课文以上内容充分理解后再回观课题,抓住课题中"只有一个"这一重点词加以深刻剖析,充分理解这几个字的含义,明白其在此的警醒作用,产生忧患意识,并使这种意识成为约束和指导自己环境行为的准则.

同样是教这篇课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认识到破坏资源的危害性,体会到人类生存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反复朗读,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能与文章产生共鸣,能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鸟的大堂》、《草原》《迷人的张家界》等这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课文,它们本身虽不直接探讨环境保护这一话题,但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优美的语言中自然就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巴金先生通过细致描写将一株适合鸟儿生活的茂盛的大榕树鲜活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作者很自然地插入了一句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回味文中优美的文字,领略大自然美好情趣的同时,不可忽略这句话,而应通过适当的点拨让孩子们留心这句话,明白这美好的自然景象的存在得益于当地人朴实的环保意识,而正是这良好的环保意识才使人们拥有了享受美好生活的资格和条件.这样,孩子们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与美好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又如在教学《林海》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读懂最后一段中所讲的既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及科学取宝与综合研究等内容,再启发他们联系上下文探讨这些行为与林海长存,与兴国安邦的关系,懂得保护好生态资源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也会明白作为未来的建设人才在这个方面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因素,要善于将环保教育渗透于知识载体中去.

2.常常观察勤写作,细细用心爱环保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保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有目的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是环境教育丰富作文教育的一个范例.在平时写作指导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在暑检测前向学生布置练笔任务: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不拘长短,不求修饰.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作心中的真实情感.可以表达对美好环境的赞颂.也可以说出对优美环境的期盼.

3.延伸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拓宽环境教育渠道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语文教学,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还注重课外活动,要求内外结合,"大小"课堂结合,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到受污染严重的河流、居民区做实地考察采访,写成调查报告,既使学生了解了环境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觉性.现代教育中特别强调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沟通,重视通过发展性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课堂获得的知识得到自修和补充,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思想在语文教学及其所涉及的环境教育中也应得到体现.

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母亲河--长江的现状进行调查,发动学生动笔励手开展保护母亲河的活动,如写环境征文胎江边垃圾、开展节水活动等,更使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宣传和行动还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使"环境保护"这一话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

如上口语交际课"送贺卡"可先让学生们掌握做贺卡的知识.然后,讲传统的贺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且大量的贺卡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负担.我们提倡一种新的时尚,不在新年期间大量发送贺卡,而是用电子邮件或来表达自己的亲情和友情.还可介绍我国大学生组织的"减卡救树"活动,提倡把写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保护大自然.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正说明了语文教学与环保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保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每当我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人群中也就多了一份绿色的希望.中国的环境教育还象一片没有航道的海洋,但我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之,为了今天的孩子在未来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用武之地,在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尤为重要.而实施这些新观念的教育中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优势.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多变性和人文精神的永恒性,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中更应注重科学的发展观,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多思考、多探索、多给学生以方向性的指导,将对学生的未来乃至社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