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现象的心理学解读

点赞:30298 浏览:1425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路怒作为驾驶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受到媒体和大众广泛的关注.引发路怒现象的因素包括情景因素和个人因素,如今主要是个人因素在主导着路怒现象的产生.由于路怒产生的不良的影响,预防和制止路怒现象的发生尤为重要.

关 键 词:路怒;人格;归因;预防

近年来,汽车数量的增长为国家带来了道路拥堵,甚至人员伤亡等问题.随着人们花费在汽车上的时间日益增多,路怒作为一种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常常出现的状态,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

一、路怒的定义

路怒是指由于现代的驾驶压力所引起的驾驶者无法控制的攻击性行为,伴随而来的愤怒情绪所导致的行为会指向其他驾驶者、乘客或者是无辜的行人.

目前我国关于路怒的研究并不多.以往关于这类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攻击性驾驶",安德森将其定义为一种直接针对其他个体的,带有即时伤害意图的行为,包括超速、随意变道、闯红灯、鲁莽驾驶等行为.而路怒指的是一种在驾驶过程中更为严重的事故或行为.相比于攻击性驾驶,路怒是一种更为极端的行为.攻击性驾驶及路怒症是两个相近的概念,它们都与驾驶者的行为有关,都是在车辆驾驶的过程中表现出攻击性.

二、路怒的原因探究

研究者将引发路怒的情境因素分成六种.一是无礼;第二种是敌意的手势;第三种是交通阻碍;第四种是慢行;第五种是出现;第六种包括违法驾驶、弯道行驶、闯红灯及闯停车标志等.

然而情景因素只是路怒产生的一部分原因,在引发路怒的过程中,个体的因素不可忽视.

(一)性别年龄因素

维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年龄与攻击性驾驶行为呈负相关,即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容易有攻击性驾驶行为.然而,李凤芝等人研究中表明攻击性驾驶与驾驶者的年龄没有显著性相关.雷金娜德等人在研究中提出,路怒现象在年轻人群中更为常见.

在攻击性驾驶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上,一般认为男性攻击性大于女性.亨尼西等人研究发现在轻微驾驶攻击方面,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而在驾驶暴力方面,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庄明科的研究显示性别与攻击性违规的关系显著,即男性驾驶者更容易出现攻击性驾驶行为.路怒作为一种更为极端的现象,其与性别的关系还有待与进一步的探索.

(二)人格因素

大多数驾驶员在同一时间或者不同时间都处在相似的环境中,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路怒现象.这就是人格因素在起作用.

1.A型人格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弗里德曼等首次发现有很多人具有雄心勃勃,争强好胜,缺乏耐心,具有时间紧迫感,情绪变化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他们将这类行为称为A型行为.

具有A型行为的驾驶员最显著的人格特点就是把方便留给自己.他们常用强行超车来表现自己强硬的风度,甚至会对超过自己的车辆毫无理由的实施报复,更有些驾驶员在发觉后面的车辆欲超过过自己时,故意侵占道路空间,阻碍他人合理超车.若是在拥堵的驾驶环境中,加上情景因素的作用,A型人格驾驶员所具有的暴躁脾气和时间紧迫感可导致轻微的攻击性驾驶逐渐升级,产生路怒情绪,甚至导致道路暴力犯罪的发生.

2.其他研究

二十世纪中叶,就有人开始研究人格特点和驾驶行为的关系.研究者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和罗氏挫折图片,发现那些容易产生路怒的驾驶员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分裂两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同样他们在罗氏图片挫折研究的自我防御和估值要求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分析的结果表明,存在路怒倾向的驾驶员在测验中反映出了攻击性,冒进,不成熟,鲁莽以及反社会倾向.

(三)归因方式的影响

在发生交通意外时,有很多驾驶者倾向于将这种意外归因于他人,这是一种利己主义归因偏差的表现.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良好的行为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行为归因于他人.当我们归因有偏差时,通常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为善意的,而是常常做出恶意的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侵犯行为.在驾驶过程中,有一些驾驶者会倾向于将其他驾驶者的行为归因为敌意的或者报复性的行为.马修的测试发现,在对其他驾驶者的行为意图不清楚的时候,高攻击性的驾驶者会倾向于将其他的驾驶者的行为知觉为敌意的行为.


因此,对其他驾驶者行为的消极归因是引发路怒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路怒的预防与制止

路怒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生不仅仅会恶化道路环境,更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路怒的预防与制止刻不容缓.减少行驶过程中的路怒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驾驶环境角度

杰弗里曾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制止犯罪的方法就是充分理解和应用外在物理环境和人的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例如保持公路的清洁,放置显眼的路标路牌,设置提示司机谨慎驾驶的路牌,在高速公路上提供与目的地和高速进出口有关信息.这一系列方法都有助于预防路怒现象的发生.但是这种途径只适用于那些由环境原因导致的路怒现象.

个人角度

当环境因素不可控时,就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主观努力去避免产生路怒情绪.首先,要认识到路怒的不良后果,以路怒引发的恶性事件为戒.当在行驶过程中知觉到自己要产生路怒时,及时做好自我调节,在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同时,驾驶员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对其他驾驶员的行为尽量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归因,避免敌意归因偏差.

制度角度

轻微路怒比较常见,然而严重的涉及人员伤亡的路怒则并不常见.马克认为,针对路怒行为的科学的预防措施应该主要集中于那些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

较为严重的路怒事件造成了财产的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在各国法律中,这都是违法的.路怒的一些表现,也有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然而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中,这却并不违法.如果认定这些行为违法,那么法律就可以依法规范驾驶者的路怒行为,进而更为有效的降低路怒发生的频率.

除了法律的制约,有人认为还可以通过驾驶执照考试来筛查有路怒倾向的驾驶员.相关部门可以采用心理学测验工具,筛选出具有路怒倾向的学员,要求他们额外学习愤怒管理和无攻击性驾驶,以预防在将来的行驶过程中产生路怒.

四、研究展望

路怒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当注意形成理论体系用以整合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投入到干预实践中.通过这种途径,公路将形成一种安全的驾驶环境,而非驾驶员通过攻击他人来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