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先生的文章学思想

点赞:2850 浏览:70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是民国时期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的重要著作.其在文体安排上,以“古文四象”为理论基础,打破了文体之间的局限,注重对文章具体创作技法的讨论,重视对儒家文化精神的弘扬,并对文章学中的音韵理论提出了创造性见解,体现出唐文治先生独特的文章学思想.

关 键 词: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文章学

唐文治先生的《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是民国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章学著作.从体例上来看,它是一部评点式的古文选本.全书列古文写作方法44种,并对每一种文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简要阐释,再按文法分类选文,共选历代文章237篇(含《诗经》38篇,唐文治文11篇),然后再结合文法对每篇选文做具体分析和评点.这本书既体现了民国时期文章学著作的时代色彩,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色.具体的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本书在文体的安排上,体现出唐文治先生自己独特的文章学思想.辨体是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理论都很重视的一个核心命题,且出现过像吴讷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等专门的辨体类著作,但是在《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中,却很容易看出唐文治先生对于文体的认识和分类方法与传统文章学的辨体意识有明显不同.即唐先生是按照古文创作的具体技法来分类的,而非文体本身.初步看来,这种分类法是以其关于古文四象的理论认识为基础的.所谓“古文四象”本是桐城派古文法中一种较为重要的文章学理论,唐文治先生在自己的文章学理论中对之加以演绎和发展.概括地说,即认为古文的风貌特征可以概括为太阳气势、太阴识度、少阳趣味、少阴情韵四种.各种风貌特征是由作者不同的先天气质和后天写作环境以及具体的写作内容综合决定的,而学习者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辨明所学文章的阴阳刚柔之性质.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唐先生以文章的阴阳刚柔的不同风貌特征将文章进行分类,而不是以传统的文体分类法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法自然有其值得商榷的地方,留待别论.这里单看此种分类方法的特别之处,那就是打破了文体之间的局限,从而将各种文体中最突出的技法提炼了出来,供学习者比较和参考,这样就能使学习者更清晰地理解每一种技法的特征.这其中尤为值得提出的,就是作者大胆地对《诗经》中的诗歌创作技法多方面的吸收,从而将诗歌的很多创作技法广泛地应用于了古文创作中.书中一共引用了38篇《诗经》中的作品,其数量不可谓不多,而且这38篇作品广泛分布于八卷的各种文法中,其写作方法的体现形式不可谓不多样.虽然唐文治历来重视儒家的经典著作,但是在一部古文选本中选录如此多的《诗经》中的作品,并且将从这些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写作方法应用于古文教学中,在中国古典文章学史上无论如何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创举.单凭这一点,这部书便有其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其二,这部著作注重对文章具体创作技法的讨论,在著作中作者详细列举了44种写作方法,这44种写作方法涉及了文章立意、布局、线索、剪裁、词法、句法、音律、格调、境界、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等诸多方面,可谓周全详尽,且在每法下皆说明适用于何种文类及写作的要点.这正如作者在《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例言》中所说的:“余尝教学生读文作文,必须辨阴阳刚柔性质之异.惟辨性质尚易,而得用法较难.是编于每法下,著明适用于某种之文.学者用心潜玩,触类旁通,自有因时制宜之妙.”


我国古代的文章学不乏有注重对文章具体技法讨论的著作,远的有元代陈绎曾的《文荃》、明代朱荃宰的《文通》等等,近的有同处民国时期的来裕恂的《汉文典·文章典》和徐昂的《文谈》等,这些著作都对文章的具体技法有很深入和细致的讨论,也各有其独到之处.那么,唐文治的这部著作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总的来看,《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在对文章具体技法进行讨论时,至少有两点是较为独特的.

首先便是注重线索,所谓的线索即作文的脉络,它是贯穿文章的结构性要素.作者在书前的《例言》中便强调学者读文,前十遍便要求其线索之所在,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而书中在对具体文章进行圈点品评时,也以线索为重,所谓“昔人圈点所注意者,多在说理、炼气、叙事三端等是编精意,专在线索,而线索专在圈点”,这里可以看出唐文治的圈点式评文与前人的圈点式评文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之处就在于唐的评点更专注于文章线索,唐文治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者得此指点,并详玩评语,举一反三,毕业后可得无数法门矣”.作文专重线索,这是唐文治对古典文章学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其次是对文章学中音韵理论的发明.由于古典诗歌和音乐天然的关系,音韵理论在中国古典诗学中讨论的比较多,在文章学中则较少涉及.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将音韵理论引入文章学写作和文章学讨论中,是由桐城派后裔湘乡派的领袖曾国藩提倡起来的,后经曾的得意弟子吴汝纶传授给唐文治,从而得以发扬广大.正如唐文治在卷八《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中“选韵精纯法”条所云:“适用于诗赋铭颂之类,为学音声者最要之诀,前人未有发明之者.”唐文治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桐城派的阴阳刚柔的较为抽象的音韵理论落实到古文中具体的韵部选择上.如“选韵精纯法”条中所选的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一文,唐文治便明确指出其妙处在于“铭辞专用入声韵,横绝宇宙,亦有海涵地负之概”.对另一篇欧阳修《秋声赋》做出的评语是:“以阳、庚韵与入声韵间用等音节之妙,乃绎如以成.古文三昧法全在于此,学者切宜熟读注意.”前人对韩愈、欧阳修两位古文大家的文章评论可以说在各个层面都已有所建树,但是从音韵角度来评论韩欧之文的,唐文治应该是第一个.唐文治将诗学中的音韵之学引入文章学的讨论中,并以此教人作文,符合文学创作是一种语言艺术的根本特点,值得珍视.

其三,此书收入唐文治先生自己的文章共11篇.在自己编选的古文选本中选入自己的文章,这在前人的选本中是很少见的,堪称此书的一个特别之处,值得注意.

从这些选文的内容上来看,以阐释儒家义理的占大多数,这可见作者的一个选文倾向,即重视对儒家文化精神的阐扬.这与唐文治自身对国文的理解是分不开的,在民国二年到交大任职时致交通部的公函中,他曾阐述国文对于维系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性,文中称“窃维国家之强弱,人类之存灭,其唯一根源,端在文野之判.旷观世界各国,其竞进于文明者,则其国家其人类强焉存焉!否则,其国家其人类弱焉灭焉!我国文化胚胎独早等二千年来历代相承,皆得奉为依归者,悉赖此文字之递嬗不息.等自西学东渐等以为从事科学,我国文字即可置之无足重轻之数.用是十余年来,各处学校于国文一科,大都摭拾陈腐,日就肤浅.苟长此因循,我国固有之国粹行将荡焉无存”.他认为,若如此,则“科学之进步尚不可知,而先淘汰本国之文化,深可痛也”.正是出于这种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感,唐文治先生才大力提倡古文教学,亲自编著教材,其编著的古文教材据不完全统计有《曾子大义》2卷、《国文阴阳刚柔大义》8卷、《国文经纬贯通大义》8卷、《论语大义》20卷、《孟子大义》7卷、《大学大义》、《中庸大义》各1卷等等.结合这些来看,唐文治在选取自己的文章收录进这部《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时,为何多选阐释义理的文章,便不难理解了.

唐文治先生的文章学思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章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伴随着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十册本《历代文话》的问世,中国古典文章学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下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古典文章学的发展史中,民国时期是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古典文章学首先在文章模式上受到了白话文运动的强烈冲击:在白话文学逐渐以不可逆转之势成为文章写作的基本模式时,古典文章学的创作理论和写作模式应该居于何种位置?其次是在思维方式和内容表达上受到西方学术的冲击,当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思潮在中国逐渐流行时,传统文章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要思考对象的方式也面临着转型.这方面的冲击也给了民国文章学两个基本任务:一是重新思考古文的意义和古文理论的意义;二是吸取西方的注重文章形式的批评模式来修正传统的文章批评模式,同时进一步阐扬古典文章批评中道德批评的传统,并以此来使国人承继传统的美德,从而不至于在乱世之中迷失本性.从唐文治先生的这部《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来看,民国的文章学家们都很勇敢地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本文为无锡市教师专项课题“唐文治教育思想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苏派教育家唐文治的国学教育实践和民族文化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WXJYJ3.)

(胡正访江苏无锡第三高级中学21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