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课的设计与

点赞:5887 浏览:1932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研究性学习的教师,不可避免地要给学生安排开题报告、结题答辩等课程.在这些环节以学生讲述为主,课堂氛围、课堂纪律表面上都不在老师的掌控之中.为了让这类课能顺利地进行,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更多的学生能在这个环节上学有所获,而不是浪费时间,我认真探索,精心做了下面的课堂设计.

环节一:表格的发放及开题准备

给学生三周左右的时间,作开题准备.详细准确地传达具体任务及陈述的基本内容.

基本的陈述内容:①标题;②背景;③目的意义;④小组成员及分工;⑤指导老师;⑥主导课程及相关课程;⑦研究方法;⑧活动步骤及阶段目标;⑨研究所需的条件;⑩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教学理念:开结题环节陈述的内容给学生提最低要求,不划定上限,但是陈述时间为15分钟内,激励学生自我发挥.

环节二: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的选拔及思考

主持人:在主持人选拔的过程中,我经历一男一女、两男生、两女生、主持人团等多种组合形式.经过两年多的观察,我最终推荐主持人团这种形式.

在主持人选拔时,我采取了激励机制——参与主持活动为自己小组挣分.所以,每个小组只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同学大部分都会参与进来.

主持人由教师首轮筛选,初步控制主持人的质量,然后召集选中的所有主持人布置任务,提出最低要求.在主持过程中,能力欠佳的注意沟通、及时淘汰,避免过多地影响开题和结题的质量.优胜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得到肯定和锻炼,他们会更努力、更认真地投入这项活动中.

教育理念:我认为高中教育不是培养精英,而是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评委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一是学生.教师评委对于班内开结题活动就一个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学生评委,我是这么设计的:一个班有几个小组,就有“几个评委”,这里的几个评委不是数字上的几个,也不是传统的从学生中选出评委,而是每个小组发了一份评委评价表,由小组内部协商:“怎么干?由谁干?”我看到:“有的小组是商量着打分;有的小组是轮流打分;有的是一个人打分.”不管怎样,我看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教学活动中,而我同样收到合理的评分结果.而更多的权力、合作、协调与锻炼交予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分员:统分员也是班内公开、各组推荐上来的,统分员由于能力要求不高,所以人数较多,人数多时,每组限定一人,并将之分为几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连任两期,并负责培训下一个工作组.并在工作过程中引入竞争,最终把那些愿意干、认真干、干得好、干得快的留下.少了就再培养,多了就编组轮流工作.

统分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各组汇报完毕后,迅速地将分到的小组的评分登记在表格中,并回到原位,与别的统分员交换、补足信息.然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并与别的统分员核对,取众数,最后将结果传递给主持人.

统分员的位置设在第一排,方便与教师、主持及全班范围内互动.

黑板背景设计员:全班范围内推荐,把那些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的登记在册.任由他们自由组合,或一人一期、或一组一期、或两人搭档、或三人配合.总之,不拘一格由学生自主,而我要求的就是上课之前把这节课的主题以大字形式或写或绘在黑板上.

思考: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一般由老师布置教学场景,有的老师不擅长书法,大多数老师也不愿意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上面,

所以我看到的一般都是几个大字在黑板上,谈不上艺术与美感.

但当我将这个舞台和机会交予学生并引入组间竞争时,学生给了我许多惊喜.虽然都是粉笔,但漂亮的艺术字、书画、平面字体设计等都出现了.

环节三: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实习

虽然教师交代,但对学生而言,真正实施起来,各类人员之间的配合,以及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非常重视开题的第一次课的各个环节,该提醒的提醒,该干涉的干涉,该交代的交代,该纠正的纠正.这样第一节课只安排一个组做开题,便于所有人员都能清楚熟悉自己的任务和流程,第二节课开始,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了.

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课的设计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班主任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班内纪律的调控:纪律控制,我采取了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将组牌放于小组中间,只要有违纪行为,就扣小组分,全组成员存在连带关系,迫使成员间相互提醒督促.个别屡教不改

的,可开除组籍——遭受小组甚至全班的排挤,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拖累,被一个小组开除的学生一般没有第二个小组收留.这样一来,对于爱违纪的学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便于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这种管理方法,从小组建好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我推荐“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使用起来感觉效果不错,这也是多年教学所悟.被开除的组员,形成“特别小组”,教师重点教育帮扶,一个学期后,又获得新生的机会.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