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心理

点赞:3137 浏览:113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浙江大学幼教中心浙江杭州310000)

【摘 要】健康的标准不仅指身体,心理的健康也很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幼儿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及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幼儿心理保健的防治问题.

【关 键 词】幼儿;健康;心理卫生

【中图分类号】G610

一:幼儿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饮食方面:如偏食、挑食、拒食、厌食、贪食.

2、言语方面:如发音迟缓、发音含糊、口吃、缄默不语.

3、睡眠方面:如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梦游、梦寐、夜惊、失眠.

4、动作方面:如动作过多、过少、抽动、呆滞、刻板.

5.情绪方面:如焦虑、恐惧、抑郁.

6、性格方面:如胆小、自私、依赖、孤僻、任性、爱发脾气、不合群、不友好.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也是幼儿最早接触和接受最多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幼儿第一任启蒙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长的知识水平、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幼儿智力、性格、品德等心理有着重要影响.

关注幼儿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1:家长的知识水平:大量的调查表明,父母受到教育程度、自身修养与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父母较高文化水平和良好素质,孩子学习成绩较好,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发生率较低.一般来说,受到良好教育的父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耳曛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

1、2:家长的期望值:父母对孩子适宜的期望是孩子成功的动力.如果家长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妥当的,将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给予过高的期望,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学习美术、外语、音乐、舞蹈等等,为达到目的,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疲劳,强迫孩子学习;结果不但孩子没有学会这些技能,反而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而期望值过低的家长则对孩子关心不够,要求很低,却错过孩子的学习期.

1、3:家庭育儿方式: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很多心理学家提倡式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家长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也不一味地迁就,而是循循善诱,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决定.

1、4: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塑造和道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气氛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牢骚满腹、悲观失望、家庭气氛一定是紧张、压抑、沉闷、缺乏学习气氛,在不健康的家庭气氛中,儿童易形成孤僻、冷漠、焦虑的不良情绪,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1、5:家庭结构:目前我们国家的家庭结构大多数是以三口之家为核心,小部分是与老一辈住在一起,如果祖辈不过分娇惯孩子,则会形成和谐的家庭气氛;离婚、单亲家庭的孩子则没有这种待遇,缺乏家庭温暖及教育,造成忧郁、情绪不愉快,孤独的特点,易形成心理卫生问题.

2、2幼儿园教师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的教育方式正确与否,也是幼儿心理卫生问题产生的因素之一.

如:正面教育即以表扬、尊重、信任、鼓励、督促、帮助或指导、安慰、暗示、,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表现创造的机会,从事有益的活动,给予权利:负面教育则对孩子当众点名、批评、警告或威吓、训斥或责骂、体罚,取消权利、没收、不过问等.


2、3社会.社会因素所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如人口、住房、环境、交通、治安、人均生活水平、娱乐等.这样或多或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造成正面及负面影响.例如:城市的环境污染比农村严重,而环境污染会破坏自然环境的平衡,进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城市人员多,生存空间(住房等)狭窄,由此造成人际紧张,加上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变得彼此陌生,这种情况自然而然影响到幼儿的心理.

三:幼儿心理保障

3.1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成人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生理卫生,而较少关心心理卫生.所以,必须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

3、2提倡优生优育.母亲的生育年龄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母亲孕期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将来孩子的心理健康.

3、3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首先应让他们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不是"小皇帝",扮演好他应承担的角色.这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十分关键.有些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中的核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居从属地位,娇生惯养、随心所欲,扮演这种角色的孩子易养成任性和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进幼儿园后,失去父母的依赖,在同伴间无法扮演中心角色,很快就会变得胆怯、畏缩、心理上遭受创伤.

3、4组织、鼓励孩子多做游戏,以游戏为主的方式学习.在游戏中,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坚毅、勇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在游戏中能力有成功,也有挫折,这种挫折不会造成心理压力.相反,它使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磨炼自己,学到经验,使自己的情绪变得稳定.对孩子和别的小孩子的游戏应多加鼓励,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3、5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幼儿患口吃、挤眉弄眼、遗尿症等较多.

3、6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3岁的幼儿最爱说"不",表现出反抗和不顺从.这实际上是他们有了自尊、自信和独立性的开始.不要强行压制孩子的"不听话",或因为他的过失而斥责、打骂.强行压制,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或者在高压下勉强服从,暗地却滋生说谎,曲意争论等不良品性.保护独立性,还表现在对淘气的孩子要循循善诱.但不能管束过严,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心理比较健康;相反,有些幼儿特别听话和安静,从不吵闹,一切按吩咐做,成为大家钟爱的"标准儿童".这样的"乖"孩子反倒可能有心理问题.因为他们的"懂事"和"听话"是一种心理过度压抑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人的关注慢慢减少,他们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不能独立适应环境,智力发育也受到束缚.这些幼儿应该是心理保健的重点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