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科研立项与能力的培养

点赞:22205 浏览:972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学生科研立项是指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提出并设计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在获准立项后通过团队合作对课题进行研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预期成果.从1995年开始,国内诸多高校就相继对学生科研实行了立项制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传播与获取的手段,成为学生学习及创新灵感的重要源泉,而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中的个体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所组成的一张复杂的网络.简单地说,当一个人采纳一个新的思想或接受一种新产品时,他会向他接触到的人推荐,一些人可能会接受他的推荐,并进一步向他们自己能接触到的人推荐,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一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周围的人.这种环境下,信息的更新、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广泛.本文分析科研立项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结合研究者指导、组织学生科研和实践活动的工作经验,提出在社会网络环境下通过科研项目促进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科研立项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完整地完成一个项目的经历让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一项科研成果的完成,从资料的收集积累、课题的设计规划、成员的组织协调到项目的申请审批、设计调试、成果撰写,整个科研项目的活动过程就是项目组成员全方位素质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参加科研创新的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更多地学习和使用专业知识,在知识获取、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获得了未来工作或科研所需要的实际技能,还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独立分析和团结协作的综合能力.社会网络环境下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使资源获取更加方便快捷,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经教师指导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收集整理资料,讨论后进一步形成工作方案.团队成员有限,但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使学生几乎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帮助.

二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团队建设优势互补,社会网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要看项目团队的整体实力.如果项目的工作主要由一个人完成,就失掉了团队的意义.现代社会,计算机是完成各种工作的辅助工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完成项目就更需要团队协作.无论是程序的开发还是网站的设计,都需要使用不止一种技术,这其中可能需要擅长不同软件的成员,甚至需要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项目,如擅长美工、文案和营销的成员.这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项目团队,共享了团队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使创新的思路更加广阔,也为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保障.在实际的团队组建过程中,申请立项的学生在自己组建项目团队时,有时会把个人情感因素混在工作中,部分团队成员可能只是和主持人关系良好的同学,对项目并无太大帮助.这就需要老师在团队组建的时候,提醒学生项目主持人组建团队的目的和意义,使主持人能够寻找真正适应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我们要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吸引项目所需的专业学生和对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项目组成员所在的年级,注意新老搭配,使得老生能够带新生,项目组能够不断延续深入地进行研究工作.进而构建优势互补、持续性强的学生科研团队,共享社会网络资源,协同创新.

2科研立项从“小”入手,贴近生活,有创新就有应用

对于大部分申请立项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的技术,却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很少有完整的作品,学生对自己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不是十分明了,更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计算机作为各行业的辅助工具,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从“小”入手,观察身边的计算机使用情况,发现问题;我们贴近生活,寻找易于完成又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项目.如开发小学生数学自动出题系统,用于解决低年级学生家长每天为孩子出数学计算题的重复性劳动问题;再如开发美发店等小店面的会员管理系统等,此类开发涉及的软件少并且简单,技术难度小,学生不会被技术难关吓倒;最重要是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开发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社会生产中,使实践创新后的项目组成员很有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科研实践的兴趣.循序渐进提高科研难度,使学生既感受到挑战,又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所立项目难度大工作量大,难于完成又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科研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让项目团队夭折.

3轻“教”“学”,重指导,项目指导讨论式,激发灵感和创新

对学生项目而言,指导老师的责任在于指导,而非“教”;学生在项目中要不断创新,而非“学”.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将讨论式教学法的思想应用到指导学生项目的实践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灵感,确认目标以后,寻求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这也正是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都是不唯一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思想和技术上的难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项目组成员在分工之后,通过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寻找各种办法,再次集中讨论时会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寻找到的答案也使得项目组成员拥有成就感.

4勤沟通,多鼓励,将创新的思想进行到底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很多大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兴致勃勃地开了头,却难以坚持下去.一方面原因是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与实习及其他工作生活的关系,大三开始准备复习考研,大四则忙于找工作,或者是兴趣发生变化,已开始的项目难有时间继续下去;另一方面,遇到技术难关难于突破,工作枯燥不能马上见到成效,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不足等,使学生对完成项目缺乏信心,甚至有思想负担.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在组建项目团队之初就了解各成员的基本情况和想法,勤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分析确认工作、学习和生活目标;多鼓励,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肯定,及时卸下思想包袱,帮助寻找解决技术难关的办法,使项目组在有了创新的想法之后能够继续完成下去,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


总之,通过科研立项促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还是对于指导学生项目的老师,都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鼓励师生科研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在指导学生项目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在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中注意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各成员的社会网络资源发挥最大的能量,团队成员间协作创新,并获得持续性发展;在立项选题上从小处入手,难易适中又贴近生活,使得有创新就有应用;在科研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讨论产生创新的思想和项目解决方案;不断鼓励学生坚持和团队协作,使创新思想能最终形成作品;项目完成后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成果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以上措施为更好地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科研立项与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