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

点赞:2883 浏览:100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三年是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决定性的一年,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成绩,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针对历史本学科,高三历史教师应如何复习才能使学生成绩有较大幅度提高,本文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 键 词:复习效率;夯实基础;兼容;设计教学

随着近几年来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三历史复习课原来那一套传统的教法已越来越难于适应当前高考改革发展要求.为提高高考复习效率,中学历史教学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然而,面对当前形势下的这种调整和改革,本人经过几届的高三教学,认为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高三历史复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建立知识框架结构,夯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按照模块专题方式编排,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深入.我们以前的高考历史复习大多是两轮或三轮复习,第一轮是按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以巩固基础,第二轮是按专题进行复习以提升能力,第三轮是结合热点进行复习以增强运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比如在第一轮复习中可能存在“炒剩饭”问题,第二、三轮复习中可能存在简单串连知识、“拉条划块”、面面俱到的复习方法和搞“题海战术”的问题,结果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每一轮复习都不能到位.今年我们尝试着采用了“三合一”的“一步到位复习法”.首先,按照新课程的模块专题建立每一板块的知识框架结构,准确抓住主要线索、特征,再对应基础史实,然后把一个个重要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考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网络知识体系.这种复习就可由大及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突出重点,带动整体.其次,按照新课程标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要求,我们自己再构建小的专题体系和小专题模块,拓宽专题思维空间,体现思达古今、驰骋中外的广阔化.

二、认真研读教材,适当参考别人的经验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下,出现“一标多本”的现象,除人教版之外,还有苏教版以及人民版等,我省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为了更能抓住所复习单元知识复习的核心,我把各版本的教材都找到一起,查阅本单元知识体系,比较其中的异同,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学生认知结构的历史教学知识.我的做法是以人教版为主,兼容其他版本.不仅如此,我还把以往相关的教材找到,从整体知识结构上进行把握,冲破自己在教学知识上的不足,形成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我始终认为只有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才能教会给学生.否则自己昏昏沉沉,怎能使学生明白!除此之外,我查阅了这方面相关的书籍以及注解和其他教师在上本单元时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从中汲取我在上课时所需要的新理念和好的处理教材的方法.在认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有些上课的思路就慢慢地清晰了.

三、加强讲与练的科学结合

讲和练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的引导、策划性并非就意味着学生成了完全的被动,变成了单纯的记忆、无味的收听,而老师也成了“一言堂”,在课堂上一味的梳理、总结、穿线.其实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是应充分体现出来,并积极参与到复习教学的环节中来.比如在进行专题复习时,针对层次较高的班级,师生可以齐动手来进行编写.教师先将历史知识分成若干个复习专题,如中国古代史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划分为“中国专制主义集权制的演变”、“统一多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经济制度”等多个复习专题.师生一起进行编写,在此过程中,学生以便阅读教材,一边将知识重新进行专题归纳,加强了记忆,增进了理解,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其有更大的提高学生也会更自信、更积极的去学习.这样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复习课就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有一点要注意,这一定要视学生的自身基础、水平来决定.

四、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观念,如“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基于高中新课程的高考历史复习在观念上我们应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作为教师,我们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以“教师为本”的复习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我们认为,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备考观.面对新高考,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上来;从关注“这道题我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变到“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上来,使历史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求等,在做导读设计时可多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


对于复习课的讲学,通过自己带的这几届学生的切实体会,我认为它是应该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材知识加以巩固、理解和运用.当然,历史复习,贵在得法,但教无常法,同时又贵在有效,而实效正是检验我们教学的重要标尺.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这些正是我从中摸索到的一点对复习课教学的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继续用心地去理解和思考,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