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

点赞:5576 浏览:183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文章围绕“卓越计划”探讨设立在地级行政区域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问题;分析了这一层次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定位和能力素质要求;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可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关 键 词:卓越工程师;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54-02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是指分布在地级行政区域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据教育部最新资料统计,全国共有296所,占普通本科院校的35%,覆盖全国近70%的地级行政区域.这些院校常常是所在地区仅有的高校或几所高校之一,与地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其办学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对各层次高校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先后批准实施的近200所高校中,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占了1/5.与众多重点及省会城市高校相比,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生源质量等限制,大多整体实力较弱,这样的高校能否培养卓越工程师、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卓越计划”提出“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强调各种类型的高校,可以在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领域,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在不同类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上追求卓越,这是对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重要启示.作为地方高校,学校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某些行业或领域内还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因此,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遴选特色专业,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

一、卓越工程师的定位和能力素质要求

与地方本科院校相同,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也侧重将人才培养定位于从事现场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学校面向地方,生源以当地为主,毕业后多数留在地方就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地方实际需要.这类人才不需要太深厚的学术素养,但要求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论、很强的实践能力和一线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从而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创新性成就.换句话说,培养的卓越人才既要“能用、快用、好用”,又要有可持续发展后劲.因此,卓越人才的主要能力素质要求应包括: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科交叉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几个主要教改环节

1.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综合性的案例和结合实际项目的教学不多.工程师不仅要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能将设想和概念转化为现实,即具备工程能力.所以作为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从遵循认知规律和学生工程能力形成的规律出发,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内容上,要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特征,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宜太细但视野要颇宽,强调多学科交叉.在教学方法上,至少要把相当部分的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以应用实践教学引领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式,即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工程开发的全过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实践,由学生自己去设计实践方法与步骤,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施企业学习第二课堂改革工程.“卓越计划”的工作思路是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是“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核心.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而地方一般院校所处区域往往是中型企业也不多,大量的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往往产品种类单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企业文化不明显.面对不同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学校要因地制宜构建相应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共同培养人才.经过实践,笔者提出以下两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与预就业模式.毕业后到发达的大中城市就业乃学生、家长之常情,但这不利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的积聚,不利于地方经济建设.地方一般院校大多地处经济文化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学校、企业合力“把人留住”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定向培养与预就业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需求为驱动力的培养模式.学校选择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企业,根据企业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联合培养时间为一年.具体程序是:签订校企定向培养协议→企业招聘→学生与企业签订预就业协议→暑期预就业(试用期)→预就业关系再确认→校企两地定向培养课程学习→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正式就业.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了解企业、接受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决定留下就业;可以让企业有机会展现魅力,赢得人才,同时避免人才选择的盲目性.这种模式还与中小型企业用人需求的“多品种少批量”相适应,只需要在毕业前的一年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培养周期短,在前三年基础教育及专业教育的教学周期内,学校可以完全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完成正常教学工作,不必受企业订单的制约和影响,这种灵活机动的方式操作性强、有特色、有实效,得到企业和学生的青睐.至于企业项目的“双导师”模式,这是一种以怎么写作企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特别适宜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企业.学生和学校教师同时进入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以解决企业技术问题为途径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企业导师重点完成问题提出、现场监控与目标实现,高校导师指导学生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双导师”制不仅充实了企业的技术指导力量,而且高校导师丰富的理论基础,使企业取得明显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导师、学生三方共赢.这种基于真实项目的企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言传身教式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感受工程师的责任、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能促进学生与企业的双向了解,甚至于促成优秀学生产生企业归属感和责任感,最后选择留下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3.建立学生社团,实施学生创新实践第三课堂教育工程.课外创新实践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拓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一般院校为了急于扩大知名度,指派教师竭尽全力“单点”指导学科竞赛等,这样形成的所谓“亮点”其实令学生受益面很窄,不能反映培养效果.课外创新实践教学应有广泛的群众性,应将其纳入培养方案,实行科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充分发挥其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延伸功能.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学生专业社团,有组织地开展经常性和群众性的课外科技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有专业技能竞赛、学科竞赛、开放实验项目研究、企业技改项目研究等等.对一些大的项目,学生可以自发组织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体验学科交叉带来的创新成果.教师要广泛参与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力图使学生具有大工程观、格物致知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程师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建设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多年来,高校对教师的引进、聘任、考核、评价制度使得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更新思维方式,建设一支符合“卓越计划”的合格教师队伍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任务.①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工程训练制度.对于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要求下企业工作1~2年,并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对于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要求有计划地定期下企业轮训,以更新工程实践知识和技能,不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②从企业引进高水平专、教师.从企业引进优秀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专业课教师;聘请企业技术精英作为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学科竞赛、创新科技活动及毕业设计指导等任务.③在联合培养企业组建校内外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程教学团队.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与企业人员一起共同培养学生,教学优势互补,保证教学团队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相对稳定.④改革工科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制度.教学方面,从量化考核转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强调考核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教学投入、教学效果,激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参与学生的第二、第三课堂创新实践教学.⑤完善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校企共同制定双方教师在企业教学的管理制度以及评价、考核制度.

5.建立卓越工程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应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建立和完善理论教字、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监控制度,尤其是要建立企业学习阶段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包含企业学习进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完成质量等内容的监控体系.同时,要采用企业现场考察、听取企业反馈等方式,实施卓越计划教学质量监控.根据行业专业标准,建立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以素质提升为本,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并使之渗入整个培养过程.要特别重视毕业后的社会评价,即跟踪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历程,观测其知识、能力、工作业绩是否实现卓越工程师预定培养目标.学校可借此及时掌握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及时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