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大学体育中的教学建设

点赞:6332 浏览:213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品质、智力等方面具有正面迁移的影响,从促进智力发展,形成良好性格品质到人格的完善,体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是获得心理健康的最佳途径.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通过系统调查、反馈,在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以班级授课制为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关 键 词:积极心理;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45-03

积极心理学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的,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是人本主义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从消极心理学所强调的怎么写作于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个体,转向了普通大众,激发广泛人群体验生活中正面、向上的积极因素,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境界.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也转向积极的心理指导,使学生更主动地应对心理问题,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国家教育部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也强调了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与身体素质、技能培养要同时并举.积极心理学在大学体育中的教学建设就是将适合的心理教学方法与运动锻炼相结合,激发和鼓励学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长时间的系统调查、反馈,在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以班级授课制为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第一阶段强化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认知能力教学实践中的优势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而这些在体育运动中大量被应用,如: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既要快速精确,又要有神经肌肉的高度协调.身体动作要及时准确地服从于思想意识的需要和支配,集体运动项目中更是要求思路清晰、判断正确、果敢坚毅、自我控制、相互配合、尊敬他人等,所有这些认知的积极成果通过体育运动完全能够调动出来.但是学生个体又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的,这就需要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加以选择,以便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突出认知能力在该项目上的优势.选择过程中,要分别接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简单动作和精细动作、单项运动和集体运动、肢体动作和器械练习、体能项目和技巧项目、运动强度为主和运动量为主的练习等.具体内容如下.

1.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讨论健康的完整概念和体育的根本目的;从生理心理的相互影响中认识其内在联系;从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中掌握终生体育的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体育中的教学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自己的运动机能.以肢体协调性练习为内容,了解人体神经系统中反射弧的建立机制,运动中枢的运动痕迹效应.如手指指法练习、臂部的变向环绕、腿部的步伐变换、上下肢的协调动作练习、全身的翻转、跳跃、奔跑等,使学生理解加强神经树突间的联系,可以提高掌控自我运动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以达到自信心的建立.

3.游戏的快乐投入.通过简单多变的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对规则的执行力.如抛球叫号、抱球接力、多人贴膏药、围圈打鸭子、慢跑中听指令等,锻炼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同伴间默契的配合、集体力量的强大.

4.与力量的强度刺激.通过竞赛形式,以大强度的速度、力量运动项目为内容,感受力量的爆发、速度的快感,体会健与美的结合,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具体内容可安排加速跑、接力跑、中长跑、跳绳、蛙跳、俯卧撑、引体向上等.

5.排舞的韵律感受.排舞是在流行音乐背景下的一种团体体操.在塑造优美体型,舒缓身心压力,增强心肺功能,感受音乐节律,塑造优美形体,增强身体协调方面具有优势.该运动项目强度不大,参与门槛低,能体会生活的美好,在社交方面又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特别适应女生.

6.欣赏.场观摩比赛,听老师讲解,学习比赛规则,了解场上队员位置的技术特点,战术应用的合理性;关注进攻的流畅性,队员间的默契配合,以及为本方球队加油助威,尊重裁判和对手,使学生融入到比赛的积极氛围中,感受胜利的喜悦和比赛的残酷.欣赏蕴含在比赛中的竞争精神、自我超越和团结协作.

7.训练.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内容可以采用信任背摔、空中断桥、孤岛求生、毕业墙(求生墙)、有轨电车等.通过训练,学生能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爱,能融洽地与群体合作.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使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二、第二阶段确定群体心里特点与取向,通过引导提高积极性和幸福感

利用心理卫生评定工具,阶段性的测量统计,确定群体心理的特点与取向.分类分批加以引导,以期通过不同内容的集体活动,确定自我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幸福感.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编制.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应用SCL-90调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其精神症状,以及特定时期的发展变化规律.测验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利用群体教学,安排不同运动项目,进行有效整合,有意识地疏导学生积极地面对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1.化因子.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的主述不适,以及头疼、背痛、肌肉酸胀和焦虑等其他躯体表现.适应运动可采用集体慢跑、柔韧练习为主,强调腹式呼吸、跑动节奏、运动卫生、锻炼规律等.

2.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行为、冲动等表现,以及一般的感知觉障碍.这与不良事件应激因素均有关系,尤其与个性特点密切相关.如脑子“空白”、“记忆性不好”、固执、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等,现今大学生的网瘾既是突出的一种表现.运动类型以动静结合、快慢相宜、强调适中的项目作为选择,如登山、游泳、下棋、骑车、舞蹈,同时辅以唱歌、打坐和瑜伽.

3.关系敏感.主要指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与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着种种困惑,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选择运动项目时应以集体活动为主,以改善不良人际关系为目标,鼓励自己逐渐习惯在集体中自我表达并正确评价他人.从两三人间的踢毽、乒乓球、羽毛球,到多人的郊游、爬山,利用自我兴趣爱好和他人帮扶,在运动中建立自信,培养正常交往的能力.

4.抑郁.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生活动力为特征,出现失望、悲观与抑郁相关联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极端行为表现为.运动处方以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为主,尤其是远足、拓展训练、极限运动,用强刺激、大运动量的练习拓宽兴趣面,提高兴奋度,建立生活信心.

5.焦虑.主要表现为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常出现游离不定的烦躁、无缘由的惊恐,学生的考前综合症就比较明显.在生理上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运动处方可采用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保龄球、高尔夫球、气功、瑜伽、益智类游戏等.

6.敌对.主要从思维、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表现出的厌烦、争论、摔东西,直至争斗、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运动处方:双人或团体的隔网对抗项目,如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拔河,在比赛中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

7.恐怖.因恐怖的环境产生的神经性障碍.如独自出门、空旷、黑暗的环境,较多的人群等,这与遗传、生理、条件反射、生化为病因.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有较高强度和运动量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夜间登山早上看日出,单独完成有难度的运动,在团队面前做示范动作,男女混合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