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25837 浏览:1192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代社会是一个既存在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复杂多变的世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必须具备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精神和面对压力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期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多,造成了学生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如何在学校中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儿童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它会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因此在小学中进行健康教育必然是重中之重.为了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笔者作为班主任,基于多年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及研究,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现状及当前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如下论述.

班主任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个体的心理功能良好,没有心理疾病,能以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组织有效的心理活动,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自身内在心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及适应能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教育学及心理学原理,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小体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及心理健康现状

十多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同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2001年,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002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是继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的又一个进一步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纲要指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偏差,在各类学校的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身轻心的问题,结果造成了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对不同地区抽取了16472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16.4%的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严重者占到4.2%.

李晓晨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简称MHT)对南京市851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问题的占到了16.92%,严重者占2.82%,总体占到了19.74%.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名中小学生的心理检测结果表明,32%的中小学生心理表现异常.

广西省城乡1267小学生,运用MHT量表调查结果表明,45.22%的小学生在冲动倾向、人际焦虑、自责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

2005年聊城市抽取城乡小学生687人,结果显示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者有13人,占1.89%.

纵观上述检验数据,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呈现出量表测量结果有所不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绝大部分有问题的学生尽管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但如果不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则有可能发展为心理障碍.因此,有效地把握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地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班主任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2003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余国良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都由心理学专业的人来充当,不切实际也不可能.在教师队伍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频率最高,最了解学生,因而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人,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班主任工作和班级活动中,是完全可行且十分必要的.”

班主任之所以能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是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一)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是现状之所需

目前,我国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现状是:起步晚、水平低、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缺乏.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尚不具备给大部分小学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条件.即使部分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但众所周知,这类学校拥有的学生数量多得惊人,因此,寥寥无几的心理辅导教师只是杯水车薪.并且目前部分学校的心理辅导只是针对个别有心理健康严重障碍的学生,而面对大多数学生发展性的心理健康辅导难以普及.因此,班主任就自然而然地、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指导者.

(二)班主任与小学生无可替代的天然关系

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小学生朝夕相处,联系紧密,相对于心理辅导老师和任课老师,能更为便捷而又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信息.如果班主任能够未雨绸缪或在问题发生的萌芽期自觉的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三)班主任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和参照标杆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统领者,是学生的主要关怀者.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比其他教师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从而决定了班主任是学生良性发展的主要参照系和示范者.小学生年龄较小,模仿性较强,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在这个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向师性.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个性品德以及教学风范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终生性影响.因此,班主任是体素质培养和发展的最具有直接力、持久力、和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四)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设计师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学生从事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而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点就是组织班级体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康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得以实现.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和设计师,正是通过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学会交往,学会生活,从而增强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班主任是整个健康教育体系的协调者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完成自己的学科教学任务外,还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好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工作;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全班教学,注意整体优势与个别差异;配合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做好个别心理障碍较严重学生的辅导工作;配合家长做好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可以说班主任处于健康教育体系的枢纽地位,他们整合了各种有利因素,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达到最优化.

(六)班主任对小学生全方位的影响

班主任不仅在学习障碍方面给予小学生诸多帮助,在其他方面也时时处处进行着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心理指导,人际交往心理指导,情绪情感心理指导.自我意识的心理指导亦就是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要正确对待,要继续发扬,增强自信;发现缺点,也要正确对待,要及时克服,通过不断弥补进行自我完善.所谓人际关系指导,就是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学会交际交往,要告诉学生,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时刻与他人发生着联系.小学生普遍向往与人交际,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尚不能掌握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方法,因此在与人相处中往往产生自卑、冷漠、猜疑、妒忌等等不健康的心理动态,对此班主任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指导.而情绪情感的指导就是指班主任要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具有积极的情绪情感,具有永葆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提高行为效率,促进心身健康发展.

四、结论与诉求

我们必须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起点和基石.心理健康教育的宏伟工程,离不开班主任的特殊作用,离不开班主任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非班主任以己之功所能奏效,要有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有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只有这样,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会有实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