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

点赞:11510 浏览:459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文通过分析幼教行业缺少优秀的、高素质教师的现状,提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三种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很早就强调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分支,无论在我国的学校教育阶段还是终身教育中都具有基础性作用.而在整个幼儿成长阶段中,幼儿教师充当着重要的人物角色,他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作为灵魂开发的工程师,起到了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的双重作用,可以说对幼儿的终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面对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儿童,教师所具有的个人品质、能力素质以及个性修养都在不时向幼儿们传递着无声的信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幼小心灵.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容乐观

本人从一些幼儿园园长那儿了解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尤其是说写能力,70%左右的学生存在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欠缺,不能很好地领会说话人的讲话意图,不能准确复述和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不会与人很好的交谈,不会写计划、教案,有的甚至连通知也写不好,他们阅读面窄,科研能力弱.试想,这样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成了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处在幼儿期的孩子们能受到怎样的早期教育呢?因此,很多园长提出:毕业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更为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综合文化素养低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对幼教行业产业结构变化与人才结构需求了解、分析得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的高级技术人才,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才可以胜任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由此看来对大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非常迫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彰显幼教行业的职业特色,使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辐射到专业、岗位.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进行大幅度改革,采取实行针对性强、学以致用的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势在必行.

二、探寻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设置课程的旧制,实行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对接

大学语文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定位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岗位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依据,也是课程定位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定位岗位,才能通过分析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详细、准确地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才能把握课程设计的方向.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必须清晰,否则工作任务越分析下去,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误差.那么,怎样才能使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呢?大学语文必须围绕和针对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岗位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切实理清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采取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冇效对接的方式来引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实行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重在体现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瞄准职业岗位确定教学内容,围绕岗位能力组织实施教学,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的“零距离”接触,这样有利于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有利于学校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产学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育人原则.


(二)打破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组织编写的,适用对象是普通高校的大学本科生,目前高职院校还没有一本围绕着学前教育专业建立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师要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依据转变为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使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学前教育专业的属性和因材施教原则,突出专业特色,课堂活动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先从课程的单元教学开始,什么是课程的一个“单元”?就是一次课在时间上紧密相连的一次课.一个课程单元,就像电视连续剧中的一集.将课程按照教学实施的时间划分为单元(不是按照专业内容划分单元),推行单元模块式教学,对现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解、重组和取舍,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隐藏在教学内容之中的专业因子和职业元素,只有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教学突破口,找出学生与专业相关联的兴奋点才能充分发挥一堂课的实效性,并且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另外还要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设计,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把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分别完成这些子任务,最终就完成了这么大的实际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最大限度的融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打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项目为载体,依据工作情景构建教学情景,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实践,突出的是市场,针对的是岗位,并且体现职业性、实用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语文课程和内容进行合理地整合,通过某一具体的项目,完成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不仅理解和把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创新.比如讲“求职应聘”知识时,教师可以和专业的模拟招聘意向相结合,在班级陈述本专业的招聘意向,然后请一组学生代表模拟用人单位写招聘启事,另外一组学生根据招聘启事和自身情况来写简历、应聘信.并且围绕这项活动内容在班级进一步展开模拟招聘演练,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锻炼了语言、交际、沟通等综合能力;同时还增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