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点赞:12457 浏览:560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学生,他们缰头倔脑,软硬不吃,明明自己有错,就是不肯承认;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充耳不听,对教师的批评,他怒目相对.这是什么原因呢?通常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常见现象.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也有来自教育方式不当及其他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方面: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产生矛盾.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强烈,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因而他们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过分强调自我,好奇心盛,偏激固执等.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他们特别渴望像成年人那样参与各种活动.他们的求知欲极旺,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为了表现出自己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常持批判态度.但另一方面,他们毕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求知欲虽旺但易转移兴趣,自尊心虽强但又很脆弱,批判事物也往往是盲目的.这些正是导致逆反心理滋生的主观因素.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逆反心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客观因素方面,主要有教育方式的失当和不良的环境.


教师教育方式的失当,则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因素.首先,如果教师小题大做或区别看待;学生有了一点过失,就揪住不放;其次有的教师以个人的好恶对待学生,凭成绩、印象,甚至以貌取人;甚至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等;其三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其四是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教师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其五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也会使学生反感.这些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不良的环境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一,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不良媒体、不良团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其二,错误的舆论氛围.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等,一旦在班集体中形成这样的错误舆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第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心理;或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那么,怎样才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呢?对教师来说,绝对简单明了的方法是没有的.只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有一条原则是共同的:这就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心病还须心药医”.

首先,教师要关爱学生.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情就是关爱.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多一些爱心,多一点细心和耐心,多做一些心理疏导工作,就能引导学生走出不良情绪的困境,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角度看,学生都希望得到关注、爱护,关爱如和风细雨,会在心中泛出片片涟漪,泛出片片温馨和惬意.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体现出可敬的一面,更要体现出可亲的一面.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而要让学生觉得可亲,最好的做法是讲讲自己的童年趣事、成长历程、幽默故事等;同时还要以学生的心灵去思考、看待事物;如果老是以过来人身份、口吻进行说教,学生即使有敬,也会敬而远之.当然,爱不是姑息,不是迁就,应该爱中有严,严中现爱.如果学生一旦明白了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那么,他的逆反心理便会大大减轻甚至消除.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应一视同仁,绝不可厚此薄彼;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作为班主任,切忌视品行好,成绩优的学生为宠儿,视后进生为包袱.对每一个学生,既要看到他的不足之处,更要善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进而因势利导,使他们放下自卑的包袱,奋起直追.只有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与平等感,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产生.同时,教师还应注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对思维能力较活跃的学生更应如此.对犯了过错而又有所觉悟的学生,不宜揪住不放,在要害之处敲打几下便可.

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这些良好的教育情境里,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

第四要重视心理疏导.如果学生对教师有疑惧、怨怒心理,教师应该对学生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使师生相互信赖;对自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信任,激发其自信奋发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要注意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处理问题,这样就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表出人意料的言论时,教师不能简单的认为他是在故意和老师作对或者是在哗众取宠,而应该看到他背后隐含着的心理符号:希望别人关注.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训斥教育,也不能一味的采取冷处理,把学生晾在一边,以避免激化逆反心理.如果学生已经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会显示出反社会、人格的倾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知好歹”、“软硬不吃”.这样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害怕受到伤害,所以既渴望受到关注又排斥他人,因而常用的激励手段通常是不起作用的.这种情况下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表扬帮助他重拾信心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情,要表面漫不经心,背后下足文章,顺其自然地做到关注、肯定和表扬.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心态.要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其心态与变化,努力体现教育的艺术,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加以引导,就能渐渐消除逆反心理,使之向积极方面转化.

第五老师应该废止“告状式”.无论以何种方式与家长联系,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然后和家长共同分析、探导,找出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式.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确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可亲、可敬、可靠引路人,这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就不除自消了.

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是多种多样的,范围具有普遍性,要消除逆反心理并不是很容易,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要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形成根源,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善用契机,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使中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