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18132 浏览:8199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校体育教学应该树立新的思维和理念,将“健康”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健康,正确把握教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 键 词:体育教学;健康;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学校的基本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这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它不仅担负着“加强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因此,我们既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德、智、体、美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中职院校只注重教书这一个方面,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方面明显重视不够.但是,当前在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一是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明显不满,同时他们还会为了自身与小团体利益而突破道德底线,从现实主义出发去做事;二是现代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他们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表现出极端的唯利是图思想和功利主义思想;三是缺乏自信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与打击,就会失去上进心,失去学习目标.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就会走上歧途,给社会造成危害,也毁了自己.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健康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这些问题对中职院校的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级学校的体育中,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教育意义,而且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

二、体育运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体育运动让学生懂得知难而上,学会克服困难

“90后”学生是现在学生的主体,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在学校深受关怀,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摔打和磨炼.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坚持和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行为,并鼓励学生克服对困难的恐惧.

2.加强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社会生存能力

体育比其他的学科更具互动性和实践性;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方式也比其他学科更为特别,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之间,只需要用手势或者动作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而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必须用语言表达.这种沟通需要彼此的信任,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教学其实是对社会生活和活动的模拟,是社会活动的提前演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经历各种成败、挫折、优胜劣汰、个人与团体、正确性与合理性的体验与认知.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就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处事方式等性格态度;也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在许多的体育项目中要求同伴间必须互相信任、互相了解、深入交流、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这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体育比赛中,那些自闭、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人会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融入集体,这也有利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懂得团结进取

体育运动是一种以竞技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在面对比赛的时候,学生会摒弃一些平时的不愉快,将思想的分歧与矛盾抛之脑后,所有人空前团结,形成最强的凝聚力,去为集体争取荣誉,所以体育比赛是增强学生团队精神的最佳方式.体育运动中的竞赛与合作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也可以让学生懂得场上与场外不同的身份关系,学会关爱与帮助同伴,明白个人与群体间的矛盾统一关系.这种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竞争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体育教学中应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1.应该将心理健康作为体育的一个目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项教学指标来进行考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体育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认识到,因为心理因素是个复杂多变的因素,所以不能用唯一或者单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也对我们的指标考查方式造成一定的困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如学生的自我评价、思想品德、自信等方面.采用科学的方法定期进行测评,逐渐形成完善的测评体系.这个过程需要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校还有体育教师多方面的努力.

2.教师自身仪表、形象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敬仰心理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仪表、形象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崇拜心理使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第一,体育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主要有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表情态度及语言习惯、行为动作等方面.当教师采用这种无声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学生的时候,会产生积极的潜在效果,甚至会比直接教育效果更好.例如,体型健美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美的追求,会促使学生加强锻炼,以求达到健美的效果;第二,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外在形象,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过硬的技术和高深的学识,才能得到学生的崇拜和敬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这些形象会对学生的审美观和学习能力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因材施教

现代的教育方式不再是一蹴而就的大面积覆盖方式,更注重一对一或者是因材施教.学校的各个教育阶段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成长、性格完善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年龄越大,性格与心理上的差异性就会越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就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与思想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例如对于自闭、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学生,可适当进行竞赛类活动,如球类竞技、接力赛跑或拔河等需要配合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对于行事缺少果断的学生,可以多进行单人快速竞赛类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培养他们的快速决断能力;对于性格急躁、容易冲动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慢跑或者太极之类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遇事沉着冷静的能力.另外还要注重男女学生的差异,女学生应该多安排瑜伽或有氧操等活动,男生则应该多进行户外运动.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体育教学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体育也会失去灵魂;正确的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全体提高国民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