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家庭教育任务探析

点赞:13051 浏览:563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儿童期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相应的教育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所证实,但鉴于0~3岁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其培养任务主要由家庭来完成.家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家庭教育任务的重心应该在保育的基础上,推进儿童认知的发展,培养健康的情绪情感,塑造和谐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 键 词】0~3岁儿童家庭教育教育任务

对0~3岁儿童教育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与此相应,近年来早期教育的实践也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目前在我国,各种早期教育机构纷纷成立,其中不少已经成为广大家长所熟悉的知名品牌,如金宝贝、红黄蓝等.但是,对于0~3岁儿童而言,受基本生活能力所限,早期教育机构只能发挥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作用,具体的教育活动仍然主要由家长承担.因此,要提高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应主要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在了解0~3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这一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任务及具体的内容.因此,根据0~3岁儿童的意识发展特点,探讨0~3岁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儿童早期的心理发展方面,不少教育家、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以本能和无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如荣格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精神生活是古老的、动物式的、无意识的,意识生活是在这种动物式的生活中萌生出来的.“无意识是意识永不枯竭之源.意识在童年期由无意识发展而来等”[1]可见,对于0~3岁儿童来讲,仍然是无意识心理活动占主导地位,“无意识就是主体没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简单地说,无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如无意识感知、无意识记忆、无意表象、无意注意、非口语思维和无意体验,等等”.[2]正如我们通常所见,这一阶段的儿童虽然有我们所熟悉的心理活动形式,如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如做梦),但其心理活动的内容却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且儿童最初对这种心理活动的内容没有明确的意识.因此,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关注周围的世界,发展其认知,如利用婴幼儿无意注意与无意记忆的特点,多提供或创造丰富多彩的刺激环境,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无意记忆与无意识的动作思维,推动其认知的发展以及意识的萌生;同时,应帮助婴幼儿通过与周围的人及自然世界的互动,发展对周围世界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塑造良好的个性,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推进认知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周围的世界中有大量丰富而又具体的物质刺激、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儿童尽可能多地识别并熟悉这些具体的物体刺激及现象,明确其中一些简单的关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周围世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判断声源,熟悉具体的声音刺激.儿童最早听到的是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声音,这种丰富的语言刺激,为儿童日后语言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可能.儿童语言发生之前听到的语言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日后儿童语言发生的早晚与质量,因此家长应注重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此外还应为孩子提供各种音乐,包括家人有意给孩子听的音乐,居住地随机听到的音乐,如手机铃声、有人弹琴唱歌或居住区统一播放的户外背景音乐,以刺激儿童听觉的发展.

认识各种颜色和形状.包括家人着装的颜色,家里所有物品的颜色与形状,还有户外一草一木的颜色及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将逐渐学会将具体的刺激物与成人及时提供的与该刺激对应的声音编码联系起来,从而促成儿童感知、记忆和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

了解并熟悉物体的具体功能与用途.包括玩具发光、发出声音及是否会动、怎样动.餐具分别有什么用途,家中电器分别有什么作用,清洁用具的功能与作用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通常对以上物品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非常乐于动手尝试.儿童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成人所接触的所有的物体,通常都是儿童感兴趣的对象,他们既有需要,也有可能通过观察及亲身实践了解物体的具体功能.儿童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家长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给儿童提供与其目前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刺激,供其直接去感知,从而推进其认知结构的发展.

能理解简单的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0~3岁阶段的儿童通过观察及成人的指导,逐渐能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如看到蚂蚁搬运东西会说:“蚂蚁搬东西.”看到老奶奶拎着菜在路上走会说:“奶奶写菜.”看到爸爸、妈妈上班会知道:“爸爸妈妈上班.”成人问为什么爸爸去上班,儿童会回答:“上班挣钱,写糖吃.”进一步问他如果爸爸不去上班家里没有钱用怎么办,儿童会回答:“去银行取.”诸如此类的对话,足以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初步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故家长应该经常针对日常生活中与儿童有关的或者儿童正在关注的现象,与儿童进行及时的对话与沟通,从而使儿童这种潜在的智能得以更好地发展.

0~3岁儿童家庭教育任务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在以上认识过程中,儿童不仅培养了基本的感知能力,而且通过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学习,积累和丰富了词汇,增强了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思维的发展,使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培养健康的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他心理过程所不能代替的,它是人类认识和行为活动的唤起者和组织者,这种作用在儿童身上尤为明显.对于0~3岁儿童来讲,情感培养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应让儿童充分地体验与辨别各种情感.婴儿一出生就能表现出感兴趣、痛苦、厌恶和满意等面部表情,后在2~7个月之间出现了愤怒、悲伤、喜悦、惊奇和害怕等初级(或基本)情绪反应.“从第二年末直到第三年,婴儿开始表现出像尴尬、羞愧、内疚、妒嫉和骄傲这样的次级情绪(secondaryemotion)或复杂情绪(plexemotion).”[3]为了促进婴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家长应在科学认识婴幼儿情绪的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儿童所表现出的每一种情感类型,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与婴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互动.同时允许儿童充分地体验与表达其情感,帮助儿童辨别自己及他人的情绪体验,逐渐学会认识各种情感类型.家长应以身作则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0~3岁儿童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在其最初的情绪表达及情绪控制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模仿学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姆和菲尔德纳研究发现,通过观察进行的情绪学习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发生了.实验中,12个月大的婴儿在看见电视屏幕上成人对某一物体做出消极反应后,也会逃避这一物体并表现出消极情绪.”[4]可见,在情绪表达时机的学习方面,观察学习及模仿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家长应做好积极榜样,言传身教,培养儿童学会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尤其是当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应以一种健康向上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解决问题.

应重视培养儿童对主要教养者的安全依恋.婴幼儿安全依恋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研究表明,“在无临床特征且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样本中,大约62%的婴儿是安全型的,15%是回避型的,9%~10%是反抗型的,还有15%是紊乱型的”.[5]有证据表明,来自高危家庭中的婴儿,尤其是受到的婴儿(或父母以恐吓的方式来对待儿童),其紊乱依恋型的比例较高,此外,父母婚姻不和也会导致儿童紊乱行为的增多.可见,培养婴幼儿安全依恋首先应该从创建温暖的家庭环境入手,教养者应能细心、有耐心、满怀关爱地对待孩子,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合理解读他们的认知与情绪状态,赢取他们的信任.父母或其他主要教养者对婴幼儿的良好的感受性、积极的亲子互动、正确的感悟力,有助于婴幼儿养成较好的安全依恋,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不断增强儿童的安全感,促成其良好的社会适应.安全感是人类重要的情绪情感种类,安全感的获得,有助于人类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如自由自在的快乐、幸福等;同时,安全感又是个体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受安全感需要的推动,个体在追逐各种使之安全的刺激的行动过程中,安全感又演变成一种动机,成为个体的行为背后最强有力的驱动力;此外,安全感的获得是个体早期人格发展的重要课题,埃里克森指出:“个体发展的早期,发展的课题是要个体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婴儿初生,如果受到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的良好照顾,尤其是母亲,如能够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并且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婴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会产生最初的安全感,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6]鉴于此,在0~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重视儿童安全感的养成,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断以一种积极的情感支持,鼓励儿童与其他人及环境进行积极互动,并对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不断增强儿童的安全感,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塑造和谐的个性

儿童期是个性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于0~3岁的儿童来说,家庭教育中应注重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对自然、对社会的广泛兴趣,塑造儿童美好的性格,并抓住这一关键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保护儿童广泛的好奇心与兴趣.儿童与生俱来便以一种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周围的世界,身边的一切于他们而言都是全新的,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也出于无意识心理的驱使,他们不断地关注着身边的一切,对其充满好奇与兴趣.他们这种对世界的与生俱来的兴趣与关注,不仅使他们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与满足,同时也给他们的认知发展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家长应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儿童的这种广泛的好奇心与兴趣,在保证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允许儿童在家长的密切监护下,积极探究他们所关注的一切,尽情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精神养分.


同时,家长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言传身教,塑造儿童美好的性格.“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7]故而家长应重视这一时期对幼儿的性格养成,作为家长,不仅仅是执行好生物学意义上的为人父母哺育后代的自然使命,更要履行好社会学意义上的为人父母教育后代的社会责任.家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格,时刻以身作则,利用亲子关系中的自然依恋所发挥的作用,将自身的美好品格传承给下一代.

家长还应为儿童提供刺激丰富的环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自出生至5岁,是其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布卢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中指出,如果以17岁所达到的智力顶峰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至4岁,就已经获得其中的50%的智力;4岁到8岁,又获得另外30%的智力;8岁到17岁,再获得最后的智力.”[8]家长应重视0~3岁这一奠基阶段,给儿童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儿童通过大量户外与室内的游戏活动,发展认知,不断促进智力的发展.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讲,大量的游戏,大量的与环境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是他们一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养分.家长切勿片面听取一些早期教育机构断章取义式的错误宣传,舍本逐末地过早让儿童进入依靠间接认知或抽象认识的盲目开发模式中.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一些习惯是否养成,是否巩固下来,事关一生的发展.结合0~3岁儿童发展的特点,培养良好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障儿童其他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对于0~3岁的儿童来讲,总的睡眠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家长应针对孩子的生理特点,保证其足够的睡眠.家长还应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可以在孩子睡觉前以柔和的声音讲故事、轻声唱儿歌,以助其睡眠.好的睡眠习惯只要坚持下来,形成良性循环,将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当前食品添加剂泛滥成灾的大环境下,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观察与饮食习惯尤为重要.家长应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是科学的,是有益健康的,并与孩子一起始终如一地坚持好的饮食习惯.在这一阶段让儿童形成合理饮食的习惯,有益于儿童一生的健康.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孩子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以后就应该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譬如吃东西前应洗手,从外面玩耍游戏归来要洗手,大小便后要洗手,触摸不清洁的东西后引导孩子及时洗手.在这个过程中,千万要注意切莫因噎废食,不少家长都非常限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由观察活动,如小蚂蚁、小蚯蚓、在草地上爬行的其他小昆虫,都不让孩子去观察,认为它们脏,为了有效地避免好奇心非常强的孩子去观察,还吓唬孩子说这些昆虫会“咬人”,从而引导儿童走入认知的误区.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交往与沟通习惯.在交往习惯的培养方面,应根据儿童与生俱来的气质而定.有的儿童喜欢与人交往,看见熟人或陌生人喜欢察其言观其色,那么可以早一些时候培养.可以从介绍各种交往对象的称呼开始培养,这是阿姨、那是叔叔,这是奶奶、那是爷爷,接下来可以教孩子见面时向别人主动问好:“××好!”告别时说:“再见.”等等.而有些气质特征的儿童,如胆汁质气质特征者,因其兴奋性大于抑制性,外倾性大于内倾性,其认知特点因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转移,外在行为极为活跃,但内部心理活动难持久,在他们发展的早期,无意识心理特征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这种培养可以稍后进行,过早培养往往没有效果.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沟通习惯时,同样应注意坚持由简单到复杂.在其语言开始发生时,鼓励其多表达.沟通能力是人类群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应重视从儿童阶段起逐步培养.大多数儿童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此,家长应始终保持冷静的判断,首先要明确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哪些应予以满足,哪些应坚决抵制.不能根据家长的兴致随心所欲地对待孩子的需要,应该为孩子制定必要的规则,并说明原因,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规则不能破坏,但规则之内孩子应具有足够的自由.家长应常鼓励孩子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能主动地从各个方面与对方进行沟通,说服对方.如果他的需要确属不合理的需要,要指导孩子懂得辨别,尊重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懂得倾听别人的合理意见,最终在适当的时候学会转移注意力,从而有效地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从总体上看,当代家长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这使得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早期教育成为可能.在0~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中,主要应针对其本能与无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发展特点,促进其认识、情绪、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0~3岁的儿童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应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尤其是以儿童的认识内容及活动为中心;另一方面,切记过犹不及,以儿童为中心不能走极端,不能时时处处以儿童为中心,在培养儿童品行方面,应该坚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使儿童为所欲为.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儿童精神成长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项目编号:10YJCZH112)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学前儿童安全感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