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人格教育

点赞:22614 浏览:1054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素质教育是培养主体完满人格的教育

素质教育一方面开发人的潜能,体现教育的功能性价值,确立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关注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并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因此,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主体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完满人格.

二、人格和人格教育

人格具有复杂性、稳定性、倾向性、独特性等品质.教师人格既包含教师群体应共有的普遍性的心理品质,又包含每位教师作为独特的个体所别具一格的心理特征,前者具有公共性和稳定性倾向,后者具有特殊性和个性化倾向,两者使得教师人格更鲜明、更丰富.


“教育首先是人学!”这可以说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宣言.他用深情的目光对准每一个人的心灵,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看到自己的强大优势,并为自身个性的充分发展而自豪、而骄傲.这才是人格教育,这样的教育会赋予每个主体自我开发的不竭动力.

三、教师人格的隐性价值

教师人格既包括以塑造民族未来为己任的群体的总体价值取向和理想化的精神风貌,又包括作为个体的人在其人格构成上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的倾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人格对学生身心长远、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隐性价值.

1.激励价值

教师人格中那种高洁的理想精神、虔诚的敬业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励着学生好学进取、奋发向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学生能受教师的人格鼓舞,把学习转化为一种内动力,那么,这种教师对学生无形的“影响”和“震撼”,则是学生终身的财富.

2.示范价值

教师如果是“经师”,只是以空洞苍白的道德说教,从外部制约学生道德行为,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动力对灵魂作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并作出自我调节,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应该是“人师”.诚实、勤奋、公正、廉洁、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善恶分明、光明磊落,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价值,使其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教师所显示出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去校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语文学科的人格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学科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促进价值

教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思慎行、不屈不挠,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毅力.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日子里,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托举生命的顽强和刚毅,并把这种对意志力的心灵体验内化为自己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意志,这对独生子女来说比掌握任何知识和能力都重要.

四、语文学科和人格教育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赋予了它在培养真善美统一的人格教育中的特殊的使命,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真善美的教育.

1.真的教育

求真亦即求知,“求知是人类的天性”.语文教育教人求真,主要目标有二:一是教人探求真知,即语言文字本身的内在规律;二是教人坚持真理,即不迷信权威,不屈从传统,勇于探求和坚持真理.教人求知就是追求人的智慧人格,要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考、学会认知、学会学习.

2.善的教育

求善或向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永恒追求,教人求善就是培养主体的道德人格.人们追求善的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无限发展、永无止境的.汉语言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个生和睿智,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不要作形而上学的牵强的解释,让学生自己打开语文的“宝藏”——开阔视野、净化性情、增添智慧、提升精神、品尝人生、认识社会,从而内化成一定的道德人格.

3.美的教育

教人求美就是培养主体的审美人格.语文学科为主体的审美需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语文教育凭借其独特的感染力和诱惑力,使学生在尽情享受美所带来的感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作品所蕴藏的美的熏陶,由此获取新知、开发智力、净化心灵、丰富情感,从而全面发展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审美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