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体会

点赞:29779 浏览:1341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教材的多样化应运而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不同版本教材也在各地区试用,对各种版本教材的合理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 键 词:人教版;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材;教学思考


随着新课标的确定与新课程的大力推进,教材选用也打破了以往的一纲一本制,而同一课标下不同版本的教材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普遍使用的有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在这种一标多本的大环境下,笔者有幸于2003年使用了一轮北师大版教材之后又使用了两轮人教版教材,通过9年的教学实践,深切地体会到新教材所带来的变化.下面我就使用过的两个不同版本教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北师大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鲜明、各有千秋

1.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色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是在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编写的教材,注重创设情境和探究发现、实际和应用创新、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以及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1)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人不由自主想一探究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教材中几乎对所有新知的学习,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认知水平出发,创设有趣的或有价值的实际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引导探索的呈现方式让学习更倾向于知识的建构,利于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重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很多知识都是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展开,通过对问题的探讨,逐步展开相应内容的学习,这有助于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

(3)操作猜想的平台搭建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教材注重动手操作,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提出合理猜想,并通过思考和实践去证实猜想.

(4)现实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给学生提供了体验数学知识的机会.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把数学知识引入到实际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入例题和习题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时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如“打折销售”“储蓄利息”等.

2.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色

人教版数学教材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先生主编,2001年秋季人教版教材编写完成(旧人教版),2007年秋季又作了修订(新人教版).

(1)内容安排螺旋上升,分散了教学难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应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以方程和函数为例,人教版教材按照“一次”和“二次”的数量关系,使方程和函数交替出现,即按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顺序螺旋上升.这样处理,可以克服直线式发展所产生的不易理解消化的弊病,分阶段地不断深化对方程和函数的理解.

(2)几何推理论证的书写要求优势突现,循序渐进地进行推理训练.教材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的安排,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到数学结论的自然延续.

(3)注重开放与实践相结合的选学内容的增设.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选择性,教科书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丰富多彩的选学内容,这些选学内容与必修内容相得益彰.

二、两种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北师大版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偏多,在课时安排上略显不足.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从内容上来讲有些偏多,从每学期的课时安排上来看,时

间上显得很紧张,每一章节只能按照课时数讲授完成,很难抽出紧张的课时进行巩固复习和提高.

(2)章节跳跃性大,知识体系分散,易形成两极分化.教材很多章节间跳跃性大,课程知识体系安排较分散,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入,因此学生在后续章节学习时对前一章内容的遗忘率较高,从而在教学的时候很难把握教学尺度,不知道如何去避免重复和加深理解.

配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义务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弱化运算,不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而言,运算能力是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感受到目前学生的运算能力大大削弱,这与教材对运算的弱化是有关系的.

(4)重合情推理、轻严格证明,难于达到中考中对几何证明的要求.教材弱化证明,降低难度,对概念的准确定义以及定理的推理论证,没有展开分析、讨论,只要求学生去记概念、定理,讲求会用就行,这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知识点介绍前后错位,不利于教学连贯性的体现.如初一时为了淡化名称,有意避开“同类项”“常数项”“项”等定义的介绍,并仅在“合并同类项”的时候,简单说明性地给出“相同的项”的定义,“合并相同的项”的法则也没做相应说明.而在没有给出“同类项”“常数项”“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时候,却在第二章中经常会碰上“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常数项”“项”等

内容,到了第十五章“整式运算”中,以上知识又出现了并对它们做出了明确定义,我认为,这样安排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淡化概念的作用,反而给前面的教学带来了不便.

(2)学生在开口说方面略显不足,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虽然在书写的规范性上有很大的改善,但在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上明显欠缺,思维乱而无序,语言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和规范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薄弱.

(3)部分知识要求降低,不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比如,教材中根式的运算明显淡化,如不加强根式运算,以后求圆锥曲线标准方程会受到影响,这就不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三、对取长补短、配合使用两种教材的教学思考

每一种教材都有其侧重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不同版本教材的长处,努力做到“三新一实”.

1.观念要新,合理利用各版本教材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求知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坚持以问题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能使教学目标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更能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内容要新,合理利用各版本教材的例题、习题资源

一方面,对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切实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理性地、充分深入地钻研教材,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去审视例题,把握好“度”的尺寸;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数学教材,其例题编排的层次和顺序会有所不同,要做到知识体系和原有价值的正确把握,不盲目闭门造车;例题的选取应能体现教学基本内容,切合实际,易于方法引导,不必追求偏、怪、难,也不贪多,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另一方面,把典型习题开发为可再生教学资源,将不同版本教材中符合教学内容的习题加以利用或改造,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改变条

件——不同的方法,共同的结果,解决多知识点问题;改变结

论——相同的方法,不同的结果,解决数学严谨性问题;改变背景——相同的素材,不同的认识,解决思维创新问题,提高实战能力.

3.方式要新,合理利用各版本教材的数学活动素材

选择合适的数学活动素材是提高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因而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材观,正确审视教材的功能,打破“教材中心论”,弱化教材的“法定文化”色彩,做教材建设的参与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实践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选择和开发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素材.

4.教学目标要实,关注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反思长期以来的数学教学,普遍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解题教学,认为数学就是解题,学数学就是通过解题求得一个结果,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真正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共同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一种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以上是笔者在两种版本教材的配合使用中的几点体会,特别是对不同教材优势互补的简单设想,还需大量的实践去检验,仅抛砖引玉,旨在引起教师们博采众版本教材之长为教学所用的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