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形态实验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与

点赞:7005 浏览:222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把“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列入重大人才工程,并提出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对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陕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文对我校在构建形态实验学教学体系时进行了“一个确立、二个突出、三个基本”的改革与探索.

[关 键 词]医学形态实验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本论文由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9BY76).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把“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列入重大人才工程.这对以“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为办学定位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新建医学本科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办学时间相对较长的教学型医学本科院校,纷纷向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正在放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这又为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培养怎么写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如何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处理好承前与启后、借鉴与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是该类高校必须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就是根据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验教学的各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落实各实验环节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1].在本科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本着怎么写作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新的医学形态实验教学体系.我校改革的路径是:一个确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二个突出: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三个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个基本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


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深厚的理论功底固然重要,但最终要体现在处理疾病的能力上.作为一门独立性的科学,医学形态实验学是基础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等多个学科,在培养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教学内涵.医学形态学实验是医学生全面掌握、融汇基础医学知识、固化综合理论,培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重视形态实验教学,已独立设课.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受原有的专科阶段办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形态实验教学在整个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作用、地位以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尚不清楚.所以,在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时,首先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摒弃“实验教学为教辅课”的思想,确立形态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主导地位,把其作为“内涵升本”的重要指标.摒弃“喂奶瓶”的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与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喂奶瓶”的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要将教师由过去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启发、引导和指导者.实验方案的制订、资料的查询、仪器的调试、实际的操作、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等,尽量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环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

我校在升本后确立了面向农村、面向社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着力为陕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人才[2].这就要求,我校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设置为基层而设,人才培养解基层之需的特色教育,建立强化应用的教学目标.据此,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目标就是:以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导向,为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首的基层医疗卫生团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宽广扎实的医学基础科学知识,灵活多样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态度;掌握常用实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熟悉常用仪器及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通过医学形态学实验过程的训练,学生会正确运用已学到的知识,以动态的眼光去观察从正常到病变再到临床的动态演变过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下一步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铺路搭桥.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个基本模块”医学形态实验学教学内容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有效途径,要为基层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人才,必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符合基层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要营造贴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据此,我们对形态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1.基础性实验模块.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对衔接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开展包括形态学实验基本方法与经典验证性实验,并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学科研究前沿知识加以阐述.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入门性、规范性的特点,教师示范、学生做规范化操作训练,以培养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规范合理的操作习惯.考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工作的实际,除系统为学生介绍形态学实验方法的理论知识外,增设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技术、苏木素-伊红(H-E)染色技术、病原生物学常规染色技术、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项目.

2.综合性实验模块.针对已系统修完医学基础课程的大学三年级学生,以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淡化学科界限,开设综合性实验.同时,结合陕西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开发适合陕西地方实际的特色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课程涵盖三块内容:(1)围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基于动物模型,开设综合性动物实验.(2)与动物实验相呼应,以器官或疾病为主线,内容由浅入深,密切联系功能与临床,开展临床病例讨论.(3)围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或结合当前新发疾病,将实验课堂由实验室延伸到基层医院和社区,开展学生PBL专题.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任务,比如让学生到社区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疾病调查和健康宣传等职业实践.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病人,面对面与病人交流,听听病人对疾病的真实描述和感受,最终每个学习小组写一份调查报告论文,做成PPT进行PBL专题讲座.通过上述“立体化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训练了学生应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决临床诊断疾病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初步感受岗位职业特点,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方式的形成.

3.创新性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就是学生自主设计科研课题方案.学校科研处设立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的专项基金.学生以已有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个人兴趣和科研目标为导向设计实验及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

总之,实验教学是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探索、创新教学内容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还应把实验教学系统改革与实验室评估、实验室体制改革及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并完善实验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更好地为社区和农村基层输送合格的卫生人才;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竞争力,为自己找到一份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