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识字教学

点赞:22673 浏览:1056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采取愉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益.

【关 键 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1-01

小学语文课教学,从来就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识字是1—2年级的重点.因此,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识字教学,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搞好识字教学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种识字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做游戏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成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开启童心、童趣,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识字情趣化教学,帮助学生使枯燥的识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但在组织游戏时,学生常常为了好玩而忽略了识字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活动后,再让学生开展游戏性识字活动,这样整个课堂在游戏中展示效果会更好.如:摘苹果、找朋友、风车转转等将这些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在的简化字,以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

3.字谜识字法

我适时采用了字谜识字法,让学生在编字谜、猜字谜中把握字形结构、笔顺、笔画,加强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并通过联想回忆起熟字、熟部首或者某个具体的事物、情景,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求知.如“赢”字,编成谜语“一字五部件,亡口月贝凡,败者猜不着,胜者可站先.”从而,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4.引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一是图文结合,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图片、挂图进行引入,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儿歌、谜语引入.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充满睿智的谜语,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溶入识字学习中去.三是导语激趣.如教学《雪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导语激趣: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的雪花吗?那雪花又是什么样子呢?这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并充满了期待,教师轻松地将学生引入课文.四是故事引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将学生很快地引入到角色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

5.坚持多识少写,识写分流

所谓“识写分流”,就是将识字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的,一类是只识不写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了认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身体发展规律.一方面,学生进入小学后识字的积极性十分高,另一方面,低年级小学生的手部肌肉不发达,对笔画的长短、轻重的控制不太精确,手眼还不够协调,写字既缓慢又吃力.我在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一年级学生要带拼音的写好四个汉字,至少需要六、七分钟.如果所有要认识的字都要学生会写,那将大大打消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小学语文课识字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6.随文识字,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学习巩固更多的生字、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在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进行整体认识,体会语义.学生在学习课文,阅读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放入上下文中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做到识读的同步,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遵循识字记忆规律,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的关键是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好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机械地读抄,孩子会感到厌烦.不仅学习效果不好,还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能,用听、讲、读的办法分阶段进行阅读识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拓宽识字教学途径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首先,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自主的识字,提高识字量.其次,认识同学姓名,提高识字量.再次,认识校园的告示牌,黑板报上的大字,教室里的牌匾,提高识字量.这样,让学生识字与爱校、爱班、好学情绪联系在一起,学生识字兴趣大增.

2.随时随地识字

一要看电视识字.如动画片、《大风车》、《七巧板》等颇受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在看电视的同时注意认读生字.这样,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认识了许多字.二要在逛街、购物、旅游中识字.如在动物园中,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在花园里,认识各种花的名称,在逛街时,认识店牌、广告语等.三要根据身边事物识字.学生经常用的洗漱用具,碗、筷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学生经常使用的东西,请家长配合贴上标签或卡片,使学生在接触身边事物时,也无意识的记住了许多生字.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识字

教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讲笑话比赛,故事比赛,介绍我自己,我的家人,我喜欢的小人书等活动,这就促使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自主识字,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扩大识字量.

总之,在课改实践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利用生活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构建生活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