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路径选择

点赞:9543 浏览:357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比过去承担了更大的压力,校企合作模式已经被证实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优势,论述了校企合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了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关 键 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秦树文(1974- ),男,河北尚义人,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肖桂云(1972-),女,河北赤城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研究.(河北张家口07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457214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98-02

对于我国高等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是高校良性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校企合作模式已经被证实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比过去承担了更大的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新的就业需求的增加,使得大学生面临越来越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高校教育只有将校内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才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因此,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只有通过高校、社会、学生三方面的沟通与参与,才能促使就业问题的解决.当前的不少实践均可证明,构建高校与企业互相合作的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实践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还能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践技术和现实问题,同时,还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一、校企合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优势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整合高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走上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的课程建设,促使学生学习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其次,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强化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校企合作可增强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同.在校企合作模式之下,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需求,与校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学校结合协议来制定或者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接触企业的生产实践与企业文化,在学习与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并且达到熟练水平.企业一方面节省了人才招聘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不必对员工再进行入职教育和培训.因此,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际上推进了学校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真正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达成一致,从而使校企双方受益.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园的理论教学之中,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融入企业生产团队,持续提升综合职业素养.校企合作非常注重学校教育与当前行业、企业技能要求的匹配度,在教学安排和教学评价方面均纳入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并结合社会与行业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关调整.这不但沟通了学校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而且促进人才培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转变,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也创新了企业用人机制.

二、校企合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模式,能够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功能,优化教育模式,充分结合教育培训功能与怎么写作企业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满足企业发展、学校教学与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因此,高校应结合人力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和自身的实际,通过优化自身的教育规划,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与当前社会需求的联系,实现最佳的办学效果.

(二)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大学生与职场对接扫清障碍

高校应大力建设校外基地,满足学生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结合学校本身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将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充分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良性互动,保障合作的长期性、有效性,积极建设融教学、技能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信任与合作的良性循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合作中提供资金、设备、信息,使大学生不但能够接受实践教育,而且可以熟悉企业的情况和生产实践中的知识运用.企业还可以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与学校定期交流沟通,甚至选派部分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员工承担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从而加强应用类知识的教育培训.在企业技术人员传授实践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能在实时的沟通中了解企业的招聘需求和具体标准,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求职障碍.

校企合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路径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促进校企全方位合作,建立稳定的就业渠道

企业运作机制与学校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企业参与有限、合作低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不注重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没有一个完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要使校企合作达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就必须构建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要通过校企牵手,制定并实施“一对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应通过“校企协同”共建实践训练基地,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再次,可以通过共建课程,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最后,可以共建教学团队,设立企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通过校企之间全方位的合作,最终建立稳定的就业渠道.

三、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构建“零距离”培养模式

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实习、毕业等环节坚持“零距离”培养理念,实现校企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就业等各环节一体化合作,建立校企间“零距离”培养模式.校企间通过整合优质教学、科研、基地等资源,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合作教育的无缝连接.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校企合作条件下,高校需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要选派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基础教学扎实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科技联合攻关,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要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技术骨干参与高校实践教学活动,具体指导大学生实习实训.通过建立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高校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逐步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培养方案上,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作出调整修改;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专业基础课、实践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比例,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要根据课程特点,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在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上下工夫.

企业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的最好平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职业素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长期的系统性质量工程.积极探索一条适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就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条值得继续研究和不断探索的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侯济民.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6).

[2]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3]蔡中涛,桑冬平.高等教育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4).

[4]李德海.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5]徐金梧.校企零距离对接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北京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