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点赞:4726 浏览:182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关 键 词: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