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体会

点赞:34140 浏览:1571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新课程逐渐开始强调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主要通过课堂上和课后的探究性活动来实现,因此探究式教学将成为改革后的重要教学方式.本文将通过介绍探究式教学在历史课程中的实践,并结合实施的体会来说明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关 键 词:高中;历史;探究性;实践;体会

一、前言

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通过利用求索知识和信息的教学方式来研究和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探究式教学也被称为“问题导向教学”,因此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质疑环节往往是关键部分,只有通过质疑历史事件,才能够接着进行一系列围绕质疑的探索教学活动.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于历史课程的设置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课程必须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发挥自身的探究精神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探究历史.因此,探究式教学在新教改下运用于历史课程中是必然的.

二、新教改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新教改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就是为了将学生引导到问题的情境中去,让他们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适当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1]因此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应当分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三个步骤来进行,以疑问式的历史知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提出质疑,创建问题情境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水平,因此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对一些事情作出判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特点,平时选择一些材料供学生阅读,并创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愿望去探索、去质疑.一旦学生有了想要探索的愿望,教师应当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对材料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或者是提出自己的一些质疑.如此一来,教师便能够通过学生们所提出的质疑顺势推出新知识的内容,然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在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来创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建设性,能够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供学生来思考和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并且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好是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相互联系的地方,以便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来探究.

例如在讲授“新航线的开辟”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一时期的背景与世界历史变化的情况,然后教师在视频渲染的气氛下及时提出“为什么说1500年前后是历史上重要的分水岭”等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在刚刚观赏完视频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大多兴趣十足,便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兴趣去探索,有利于进入课程.

新教改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探究质疑,传授思维方式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探索的过程并非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通过引导过程中传授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思维方式,将其变为自己的东西去运用到探索中.历史知识的思维方式无非是通过双面分析去对事件和人物作正面与负面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不同的史学观点去分析事件等.

除了传授思维方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去探究新的知识.学习中最关键但也最大的困难便是灵活地运用知识.不少学生学习历史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够将知识联系和运用起来.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连贯起来并且运用它,便是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中的关键环节.例如中国近代史在传统史学看来是一部侵华史也是一部革命史,但是放在现代史之中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最能够展现学生能力的探究方式便是调查.让学生通过一些调查和查阅资料去搜集历史事件与其影响,还有不同的评价,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逐渐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纪念馆,走访一些历史故地,访问相关的人员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

3.解答质疑,展开讨论

在解答质疑的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采取解答质疑的探究环节,针对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主要有其产生原因、内容、评价三条主线,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大组,而原因中又有内因和外因,大组又可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都落实在具体的学习任务后能够针对自己的任务进行相应的探究,可以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自己小组提出问题让其他小组回答.通过课堂交流后,小组之间的探究成果又能够得到分享,如此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探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经过课堂探究后,教师可以针对本次课堂做出总结,对于学生小组探索不到位或是错误的地方予以补充和纠正.这样一来,一堂历史课就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中一步步进行,井然有序又充满挑战,对于高中历史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三、新教改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要将采取了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成为符合新教改要求的教学模式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我们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从而逐步提升探究式教学的质量.

1.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真实情境

要想运用好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只有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或是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时结合教材内容加以一些创新更能引人入胜.例如在讲授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美国经济大萧条[2]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大萧条时期的图片,适当播放一些电影片段等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与经济状况.2.善于抓住矛盾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可能会与未知的知识产生矛盾,而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适时抓住这样的认知冲突,从冲突入手,慢慢引导学生去探索,从而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光是知识之间的矛盾需要抓住,课堂上学生之间产生的不同见解的矛盾也需利用起来,在产生见解矛盾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激发出求知欲,想证明自身的见解的正确性,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和利用便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探索之中.只有抓住了课堂中的矛盾才能够激起思维的火花,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要掌控好课堂探究过程

所谓的掌控有以下几个方面:鼓舞和激励学生、组织管理课堂探究、灵活应变等.高中生在课堂上往往善于扮演听者的角色,想要改变这一点,教师就少不了要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逐渐有信心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与同学互相交流,只有先从改变课堂氛围入手,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探索式教学.其实即便是在实行探索式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外的情况,例如无人应答或是讨论场面过于混乱等,倘若教师不能够快速地处理好此类“意外”,便会大大降低整堂课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详细地做好组织工作,确保能够活跃又不失秩序地进行教学.

4.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新课程理论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新课程改革的意识.[3]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在行动上做出改变.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牵制,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知识内容上都有所体现,应试教育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更是养成了逐渐依赖教师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程的号召,从教学方式上来改变现状,采用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实践能力.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放开约束、畅谈自己的看法,不要过多地用大纲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的思维.只有教师彻底地转变了教学观念,才能够改变以往以正确的模板要求学生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但是教师需要在学生猜测过后做出正确的引导,而非一味地放任学生臆想.

例如在讲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时,学生可能会猜测条约签订的原因,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说出自己所猜测的原因,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条约的签订是前苏联为了保存自身利益的一种谋略,那么这时教师课上让学生对其猜测加以分析,让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这个猜测是否成立,即使学生的猜测略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教师就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并且讲解正确的原因.

四、总结

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新课程的理念不能够很快地替代传统教学理念,因此导致了不少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与缺陷.在探究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材的内容驾驭能力不足,特别是书中学术性较强的章节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些在实施历史课程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而这些不足更是教师们不断去改进教学方式的动力.因此在今后的历史课堂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更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握好教学方式的运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内外因素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贯彻落实好探究式教学,不断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