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在《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情境教学中的

点赞:28657 浏览:1245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不能马上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最显著的矛盾就是毕业生的非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了使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达到职业能力的要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思想,依据汽车行业的现状,对汽车电器课程的情境教学中引发一些思考,并且阐述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后凸显的优势.

关 键 词:基于工作过程;情境教学;学习领域;汽车电器

中图分类号:G642.4摇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10-02

通过《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情境教学实践,从典型任务的分析到学习领域向行动领域的转化直至学习情境的设置到最后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发思考,主要通过两大方面来说明,一个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体系开发的环节;另一方面是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所呈现的优势.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的关键环节


(一)课程定位

基于工作过程在《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情境教学中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情境教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核心课程.职业主要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核心是指该课程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所起到关键性作用,汽车电器课程的学习要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文化等前修课程为基础,通过汽车电器的学习可以对前修课程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和深化,同时该课程对后续课程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如汽车发动机电控、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所以说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为了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我们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设定课程目标,其中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指通过汽车电器各系统的学习应掌握相应的组成与功用、工作原理、电路图识别、检测维修与调试及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制定维修计划的能力、电路图识读能力、各系统故障检修能力、维修质量检验能力、汽车维护与保养能力;方法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客户沟通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资料搜集与运用能力及改善能力.通过汽车电器各系统的学习过程达到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培养,来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最终达到课程培养目标.

(三)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其基本思路是从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我们将课程内容情境化并以故障现象为载体设计实施教学情境,把课程内容五大系统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与报警系统及辅助系统,通过十个教学情境(见表1)作为工作任务来完成课程目标.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习情境的形式描述职业工作,同时确定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教学先后顺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是教学的咨询者和主持者.

(四)课程设计

学习情境的载体设计,要体现出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再现,要与职业岗位对接,要源于真实,高于真实.课程开发的目的不单是对专业工作的吸收,而是基于专业工作,有逻辑性、结构性、清楚的工作过程的提取,即将真实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实施,使学生自觉学习与练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自学等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的课程结构,使课程具体化和有形化,教学情境在一体化实训场地实施,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是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评价、总结等六步工作法开展教学情境的实施,注重工作系统化、完整化.

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根据需要,部分教学情境安排在企业实施,由企业人员指导,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于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对于《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将部分教学情境安排在企业进行,由企业人员指导和评价,实现了教学场所由学校向企业迁移,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与本课程过去传统教学体系的不同

1.课程编排体系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是从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程序入手,划分不同的行动领域,对具体的职业行为而言情境教学编排的内容是完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而过去传统教学体系的课程内容编排,一般都是把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安排在不同学期,实习往往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是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行为而言却不完整.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后职业行为较差,企业不得不对其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课程内容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可以紧密联系目标工作岗位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从而能够全面有效地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完成进入职业岗位前的角色转换工作.过去传统教学体系由于过度强调和重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相当薄弱,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违背了职业教育的本意和宗旨.

3.课程的传授方式不同.情境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师不再是施教的主体,更多时候是学生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者.过去的传统教学是教师用心地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认真地复制知识,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同时还抑制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4.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追求的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职业能力的提高.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所以评价标准不是对与错,而是好或更好.传统教学体系课程评价标准是固定的两种可能,要么对要么错,注重结果的评价而不是过程的评价,考核的重点是知识而不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