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点赞:5998 浏览:192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现状,从导师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比较合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以求对现行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 键 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17-03

国际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学徒型(以科学研究为主)、专业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协作型(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和教学型(以授课为重点),这些模式共生互补,各自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目前,我国硕士层次的培养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标准比较完善,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为一体,主要采用学徒型或专业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是面向职业教育的一种研究生培养类型,以实用性为特点,主要采用专业型或协作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导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内涵不同,是以一定职业为教育背景的学位类型,旨在为特定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实质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教育.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二十年来发展迅速,培养单位辐射全国,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问题为我国的硕士教育以学术型为主,对专业型研究生定位不准确,实践中很多培养单位对这两类硕士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实质性差别,漠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明显.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所用的教材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紧密,教材明显滞后于实践,实践应用价值较为有限,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是国家学位办根据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设立的一项专业学位,主要是为食品及相关行业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近十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发展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颇具竞争实力和发展优势的重要产业,连续13年位居制造业之首.在此情况下,食品工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支撑.调查显示我国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偏小,硕士及以上层次的专业人才比例低,特别是在中小型的食品加工企业[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增设,为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给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更加专业和适用的人才,本论文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律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探讨并建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初步研究.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参与食品企业研发和实际生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并使之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将来增强所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必须有一只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加强高校自身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和培养要求,管理研究生的相关部门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具备上述能力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改造,这样所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活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特别是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校企共享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建设,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相关工作职责及认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第一,导师为学校批准的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导师可以是来自于食品企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校应该制订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另外,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而不是流于形式[3].

二、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指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以特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需的人才为背景,进行课题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选择和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课题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合理的课题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两年,由于学制较短,所以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应该进行协商和讨论,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先为学生选择课题,并根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应该以实用性为主,立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不一定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意义即可.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为了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要求.

2.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让学生拿到专业硕士的学位,其所修学分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在两年的培养中,基本有一年的时间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剩下一年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课题的实施与论文的撰写,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弊端.关于与课题选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结合学分制的实施,由指导教师、研究生、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这类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除十分必要的课程以外,消除必选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之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面要宽,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是带着课题和任务来学习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背景和课题实施中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的特点,不过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基础课要强调宽广性和综合性,专业课要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可以增加选修课的量,开列多种菜单,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要在科学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安排好他们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要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知识,又要进一步训练他们作为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设置若干门反映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知识讲座或前沿性课程,还要有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以体现宽广性的原则.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避免出现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现象[4].三、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食品科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学科之一,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强化学校和企业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为将来开展课题的必然要求,可以让这类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上届的研究生实施课题,从中得到锻炼.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及怎么写作企业的类型,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辅导下,根据校外导师提出的任务,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将来要实施的课题,直接进入企业,至少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一个月到两个月,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锻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炼,不仅提高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锻炼研究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科研和社会怎么写作为平台,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从中得到全方位的科研锻炼,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生产工作.所以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学校和学院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开展合作,依托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研究生可以得到直接的锻炼机会,并且跟个人的岗位密切相关,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果转化;革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加速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学科档次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5].

四、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向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1.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制定出一系列规范专业硕士培养的内部文件,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在教学、管理、学习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同时,积极探讨授予学位的硬杠要求.例如,有的高等院校需要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上发表已经见刊的学术论文,还有的高等院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位授予要求.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如何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指标,是否可以组织专家、学校或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按照一定标准替代相应的硬杠要求,并授予学位.

2.强化过程管理.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监督机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控制制度.我校专业硕士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派专家组前往培养点听课,进行课程教学检查.认真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初始和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切实做好论文中期考核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应组织相应的中期检查,以导师为主要驱动者,以督促为目的,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进度、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论文下一步的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只有中期考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论文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和答辩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把关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合理的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实行严格的“双盲”送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严格审查答辩委员会的资质,建立回避制度,对校内专家按照答辩人与导师不见面的原则,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答辩,校外专家应当是相近领域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要求不是答辩人的导师;完善答辩程序,首先由答辩人陈述学科基本知识,然后进行正常的论文答辩;规范答辩方式,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用多媒体方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专家的提问现场回答;答辩后,专家进行匿名,形成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3,5].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顺应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其持续、有效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