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点赞:28778 浏览:1323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开拓者,是整合资源的开发者.在推动整合教学的进程中,要落实整合理念,开发整合资源;要培养兴趣,提高能力;要更新观念,提高意识.

[关 键 词]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教师

[作者简介]尚晓青(1979- ),女,陕西蒲城人,西安文理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陕西西安710062)同卫国(1977- ),男,陕西蒲城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陕西西安71006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基于数学型信息技术的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验研究”(项目编号:SGH10099)和2011年西安市科技局关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创业平台及创新体系建设项目“基于数学型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xy1134wl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74-02

整合的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教师是整合实施的主体,是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是教材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的整合教学中,信息技术更多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并未充分展示其对教学的价值,究其根源是教师难以意识到自身在整合中的地位,也未有强硬的技术整合能力做后盾.那么,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师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满足整合的需求?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落实整合理念,开发整合资源

(一)教师是整合教学的开拓者

信息技术的应用从理论上的确能够改变教育活动中信息呈现方式,能够为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提供有效的工具,然而,从理论到实践的整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切最终都需要一线教师去实现.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技术,掌握技术,善于转化技术使其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适合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整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所区别,在此,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改变,那么,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等都应进行适当地调整.作为整合实施者的教师被赋予了新的教学使命,面临更多新的任务,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要有一个正确的技术观: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的使用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技术的使用方式、教学观念,以及技术与学习内容的融合度,技术不会影响教师的存在价值,对好老师的需求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这种需求还会更加迫切.因此,教师要掌握技术和教学的共同规律,要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有科学、合理、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要在不断更新自己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是整合资源的开发者

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开放的学习环境下,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者的教师在整合教学中,将不仅仅局限于确定课时数、教课方式、给学生布置任务等诸如此类的具体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构建新的整合教学体系.实际上,信息技术并没有降低教师的作用,它的引入改变甚至加强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不能忽略自己的主导地位,变成机械的演示者,而是应该利用技术的特点,成为整合资源的开发者.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慧眼”对五花八门的技术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避免许多技术为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善于融多种技术于教学中,要挖掘每类软件的优势使其更好地促进某部分教学;另外,网络技术的优势大大丰富了整合的课程资源,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整合资源可为自己的教学怎么写作,也可利用这种共享技术交流自己的整合心得,使其得到推广.


二、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一)浓厚的兴趣是激发教师整合的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办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关于整合兴趣的培养是激发教师开展整合的原动力.首先,兴趣来源于教学本身,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教学产生的探究;其次,兴趣的激发需要技术的魅力施展,让教师产生对技术的信赖,让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性并被其所吸引,由此,他们才会相信技术而对技术以及整合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得教师的探究在技术中得以充分实现,最终落实整合教学的目标.

(二)能力是实施整合的关键条件

教师的技术化能力决定整合教学的成败.把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教学内容内在的联系以及相应的背景,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这种整合需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选择合适的方式,把握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要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教学系统的最优化.在此,除了一般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外,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组织能力、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力以及相关的整合能力至关重要,所有这些能力都是教师的技术化能力范围.所谓教师的技术化,是指在使用技术过程中,教师需要熟悉和掌握技术、转换技术、形成技能以便对既定的教学任务作出有效应对.技术化能力的需求并不是机械化,教师要在学会使用技术的基础上,能转化技术为教学所用,促进技术的教学价值发挥,同时,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技术为教学所用.在技术化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经过教师的自觉、能动、自如等情感过程,需要经历学习、练习和交流讨论等行动过程,需要经历与学生、同事、专家的交流过程.三、更新观念,提高意识

(一)信息素养和教学素养是开展整合的基石

有两类整合的极端现象存在,一类是技术专家的整合,另一类是教学专家的整合.技术专家认为教学专家的实践缺少技术的支持,没有发挥出技术的价值;而教学专家却认为技术专家的整合实践缺少学科味,过分夸大了技术,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所以,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割裂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实际上,对于一线教师来讲,他们在整合教学中不仅需要拥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只有达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整合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科味,要在技术中体现某门学科的内在逻辑,因此,开展整合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素养,才可使教学内容融入技术中,使教学思想在技术中得到更好的体现.虽然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动态性等特点有助于学科内容的表征, 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形象、具体、生动的效果,忽略对教学内容本质的挖掘,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将不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思维发展.为此,教师应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素养:拥有深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去理解学科教学内容的本质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切地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作意识是提升整合能力的保障

对每一个面临信息技术挑战的教师来说,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的养成对实施整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和周围同事共同探讨信息技术的特点,交流整合的心得,共同研究整合的方式,而且更要放开眼界,敞开心胸,站在高处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提升自己的整合能力.事实上,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师终身发展的大环境也是现代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利用文件传输怎么写作,可以共享自己制作的课件,展示自己的作品,公布自己的课程计划;利用视频点播可以播放自己的教学课例,和同行共同分享整合心得;信息技术本身给教师们提供了可以自由发表各种感想、见解和心得体会的平台,在此,可以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可以交流对话或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论辩,还可以提供思路与校内外的专家、同行共同研究整合方式,提升自己的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对教师的要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信息技术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而言之,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中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促进整合目的的发挥.与此同时,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要认识到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和学生观;在教学中还应与学生互相学习,做学生的“学生”,用现代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李凤兰.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3]Luc Truche. Managing the Complexity of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s in Computer Learning: Guiding Students’Command Process Through Instrumental Orchestration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for Mathematical Learning,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