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点赞:12147 浏览:478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目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关 键 词]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马贵俊(1970- ),男,回族,宁夏固原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宁夏固原756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47-02

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培养合格的师资是职前教师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师资培养工作的重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要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特点,对比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特点

学科专业课程是反映教师教育“学术性”的课程,主要提供未来教师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帮助师范生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受教育体制差异的影响,学科专业课程在各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差异较大,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实行学分制,有大量的选修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有利于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第二,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设置,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三,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教材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普通教育课程,包括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必修课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按照中小学开设的课程系列对口设置,所占总课时比重大;三是教育专业课程,主体课程是“老三门+教育实习”.


具体而言,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课程设置重“学术”轻“师范”,难以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受我国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师范院校独立设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独立性较小.长期以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存在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轻视个人道德修养,重视共性发展、轻视个性培养,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师范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发展不足.第二,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偏低,难以体现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重不足10%,教育理论课程的学分和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之和不足10%,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使得师范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明显.第三,教育专业课程类型单一,难以对师范生以后的教育实践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我国现行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教育专业课程仍以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为主体,只是增加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书法等少量选修课程.课程内容繁杂陈旧,脱离了师范生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很难对师范生从教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第四,教育实践环节薄弱,难以形成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而我国的教师教育习惯上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教育实践仅有教育见实习,时间短且流于形式,导致师范生临床经验不足,缺少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及进行补救的机会,实践性知识不足.

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课程设置体现师范性,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调整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部分的结构比例,使其分别为30%、45%和25%.拓宽普通教育课程,涵盖社会科学、语言与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四大领域;强化教育专业课程,增加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加强教学法课程,拓展教育技能课程;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精简课程内容,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构建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效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

2.提高教育专业课程比重,突出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针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过低、学科门类少、学科间衔接性差、无法形成学科体系、缺乏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技能训练课程等弊端,笔者认为应大幅度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使其达到发达国家教育专业课程所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总量的平均水平,即25%.教育专业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形式,其中基础理论性、技能性和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可定为必修课,其他列为选修课,突出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

3.丰富教育专业课程类型,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设置开放性课程,开阔师范生的视野;开设活动性课程,使师范生获得活动课程的直接经验,能够有效指导中小学生的活动;开发自助性课程,使师范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加强工具性课程,增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开发潜在课程,使师范生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更好地发挥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4.加强教育实践环节,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培养新型师资的新的切入口.要在综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社会实践四大领域,设置师范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列入课程计划,使教育实践有序列地贯穿于师范生四年的学习中.将社会实践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等活动有机地结合,使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转化成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通过师范生在实践中的反思,形成专业领域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泽农,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贺玉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B/OL].http://ki.hunnu.edu./kns50/detail.aspx?filename等于2007081156.nh&dbname等于CMFD2007,2007-07-13.

[3]袁贵仁.推动教师教育创新,构建教师教育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

[4]许玲俊.职前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意义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