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慈善意识调查

点赞:32418 浏览:1537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未来慈善事业的领军人物.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教育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之根本.文章以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现状为研究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探究慈善意识相关统计变量的差异显著性,提出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做好慈善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大学生慈善意识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陈鸿雁(1969-),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魏艳(1986-),女,山西大同人,河北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天津3004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68-02

一、研究背景

民政部于2011年7月15日在京发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指出,加强慈善学科建设,制订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积极推动慈善周、慈善日等多种形式的慈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这些内容为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和发展慈善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总体而言,在整个社会中我国公民慈善意识尚未形成主流意识,公民的慈善意识存在着普遍缺失的问题.因此,作为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和祖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慈善意识现状也已成为社会逐渐关注的热点.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内部驱动力.

“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目前学界对慈善意识的研究多以学观点为主,认为慈善意识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从其内涵来说,是指在外部环境提供给个体诸多有关慈善的感性素材的条件下,由个体的慈善知觉引起的,从慈善认知到慈善情感倾向、慈善动机、慈善行为意向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综合;其具有自觉自愿性、不图回报性和平等性.就个体内在而言,把慈善意识分为五个层次:慈善直觉层、慈善认知层、慈善动机层、慈善情感倾向层、慈善行为意向层.

国外学者对慈善及慈善事业研究历程长、成果多、理论体系成熟,但我国对慈善事业的研究起步晚,研究领域较小,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从目前对慈善意识研究的成果来看,大多数都是理论性研究,并没有结合当前新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深度研究很少.本研究在总结大学生慈善意识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大学生慈善意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进行实证研究,通过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慈善意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所用问卷为自编《大学生慈善意识问卷》,问卷的制订修订完善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德尔菲——专家小组讨论法.

2.研究过程.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制定出大学生慈善意识问卷.在河北工业大学选取200名被试进行预测试,使用SPSS17.0对预测试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删除不合理的题项,形成正式问卷.(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研究选取了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示范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五所高校的1200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每所学校发放问卷200份,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23份,有效问卷1023份,回收率85%,有效率85%.(2)数据统计.对正式发放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后,使用SPSS17.0进行叙述统计量分析,得出大学生慈善意识在相关统计变量上的显著性差异.

三、大学生慈善意识问卷调查结果

由于大学生慈善意识问卷的五个维度包括的个别题项数不同,因而将“层面”平均得分化为“层面单题”的平均得分.根据叙述统计量表得出,被试对象的慈善直觉层单题的平均数得分为2.60,慈善认知层单题平均数得分为2.78,慈善动机层单题平均数得分为3.64,慈善情感倾向层单题平均数得分为2.37,慈善行为意向层单题平均数得分为2.64.总体而言,大学生慈善意识不同层面普遍得分偏低,其中慈善动机层尤为严重.

1.慈善直觉层.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偶尔关注慈善,经常关注和不关注的人数比例差别不大;在题项“您对慈善了解程度如何”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只对慈善了解一点;通常大学生对慈善的现状为一般满意.

2.慈善认知层.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叙述性统计后得出,大学生在慈善认知层面最重视的慈善活动是,其次是希望工程.微笑列车、慈善“一日”捐、慈善雨水积蓄工程是学生相对了解较少的慈善活动.在有关慈善免税的政策上,几乎很少有学生知道这方面的知识.

3.慈善动机层.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参加慈善活动是为了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一观点选择“非常赞同”学生比例为36.1%.调查显示,学生表明因同情心而捐赠的人数较多,占总数的46.1%,其次是社会责任心.在这些学生当中大多数学生表明反对为了扬名而参加慈善活动.然而,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学生表示虽反对为了扬名而参与慈善活动,但他们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非利他动机.

4.慈善情感倾向层.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信任学校和新闻媒体;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慈善事业不应该带有商业色彩;认为公众人物的慈善捐助行为对社会示范、表率效应较强的学生占多数,认为没有示范效应的学生占少数.

5.慈善行为意向层.大学生主要参与慈善方式是为病重同学、朋友等捐款,其次是为灾区、希望工程捐款.大学生在慈善捐款方式上,多采用的是现场捐款,其次为短信捐款,采用邮局、银行捐款和网上捐款的人数较少.59.2%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愿意,手头富裕有机会就会拿出一定的钱赞助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或者贫困的人,也有少部分人表示“不愿意,那么多有钱人不捐,我也不捐”.四、大学生慈善意识在相关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大学生慈善意识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政治面貌、生活背景、信仰宗教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显著性.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慈善动机层面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具有社会责任心,而其他四个层面差异性不明显;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慈善动机层面有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较高,而随着年级的提高,大三、大四的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明显减弱;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慈善动机层面有显著性差异,在参与慈善活动方面,理工类、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加积极;多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在慈善行为意向层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多生子女在参与慈善活动的方式上多于独生子女;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在慈善动机层面和慈善情感倾向层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党员在这两个层面上明显高于共青团员和群众;有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在慈善意识动机层面有显著性差异,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同情心和社会责任心都高于无宗教信仰的学生;不同生活背景的大学生在慈善动机层面和慈善行为意向层面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学生采用捐款方式明显多于城镇、农村学生,农村学生参与慈善动机层略低于城市学生;不同生活费来源的大学生在慈善意识问卷中整体没有显著性差异.


五、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慈善认知、慈善动机、慈善行为意向等层面普遍得分偏低,属中等水平.因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出发,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融入“大学生慈善意识知、情、信、意、行”五统一的教育方法,提倡大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促进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1.拓展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视野.加强大学生慈善直觉和认知层面的教育,也就是“重知”.随着近代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慈善的理解和认识要不断更新.引导大学生在慈善认知层面上对“慈善”这一概念重新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慈善价值观.建立一套与此相适应的慈善价值认知体系,促进慈善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深刻理解慈善意识的内涵,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个体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思想、知觉等各种观念形态对于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过程.设置慈善课程,使大学生接受正规的慈善教育.一方面,学校应把慈善设置成一门单独的课程,加强大学生对慈善及慈善事业的了解,形成一视同仁地、无差别地对待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的现代慈善意识,在现代慈善意识的指导下,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到慈善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个人自我强加的义务,而且慈善就是履行这种责任和义务的方式,而使慈善真正成为一种“平常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应潜移默化地将慈善知识渗透到自己本专业的学习中.最后,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等特点拓展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视野,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参与慈善实践活动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慈善观点.

2.激发大学生的慈善参与动机.加强大学生慈善动机层面的教育,也就是“养情”.慈善情感是人们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慈善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慈善动机和情感是慈善认识向行为转化的催化剂,慈善情感是伴随着人们的慈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对慈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把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和个体品性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个体的内在需要,教导学生在“成事中成人”.参与慈善活动其实就是个体慈善动机和慈善情感倾向互相转化的过程.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感恩题材的影片,参加社区志愿怎么写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热衷慈善的情感,建立人际间的信任感,构建慈善诚信体系,增加大学生慈善活动中人际交往的信任因素.

3.强化大学生的慈善行为意向.加强大学生慈善行为意向层面的教育,也就是“持行”.强化大学生参与慈善的行为意向,关键在于如何提供个体对自身参与慈善活动的能力判断.因此,在慈善活动中既不要过分看清自己的参与能力,也不要把自己置于过分重要的位置,这样就能对自身参与慈善的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正视个体对慈善事业的推动作用.学校应切实为大学生创造参与慈善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在自觉自愿参与慈善实践的活动中树立牢固的慈善信念.一方面,把做义工、志愿者等慈善活动纳入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丰富校园慈善文化,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学校定期与敬老院等慈善组织机构联系,能够确保大学生多样性地参与慈善活动并在实践中锻炼出坚定的意志力.增强慈善意识,扩大慈善事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高大学生群体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校园成为慈善文化和慈善意识养成的健康土壤.

[参考文献]

[1]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事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Z].

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