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与实践

点赞:4767 浏览:109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是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以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为核心,建立了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革,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分类培养;“3+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09-03

一、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技术知识更新快,与社会需求接轨紧密等特点,当前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而大多数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由于缺少实践的磨炼和检验,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哪些更有用,也难以理解理论的实际意义,因而很难进一步把握知识,从而失去了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信心和兴趣.这不仅造成了知识资源的浪费,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如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能及时跟进,必然会导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强、素质高的软件工程人才,就应当转变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思想,全面考虑软件工程教育的功能构成,加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二、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三条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也是我院软件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专业建设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和系统性,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完善人才全面、系统的培养体系,开启学生继续学习的通道.在我院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做到整体与特色兼顾,即做好“一点一面”的工作.“面”指做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向专业要质量;“点”指突出专业优势特色,向特色要质量.特色专业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基本要素之一,各专业必须办出特色、优化结构、注重创新才能提高就业率,从而吸引生源,避免与其他学校的“同质化”竞争.必须走以突出特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立足校情――学校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面向社会――社会缺什么?社会要什么?我校是少数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照搬某些理论或模式,不一定适合我校学生的情况,可能会多走弯路.因此,我院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依据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我校的特点,借鉴某些经验和理论,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制定“3+1”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优化的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在企业“真刀”地实习,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三、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五要素.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围绕着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五要素展开,即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及模式框架、实现条件、操作程序、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框架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软件工程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分类培养及“3+1”教学模式中,大学前三年为通用培养阶段,主要在学校集中学习软件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保证打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从课程实验、综合技能实践、专业实训、各类实习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聘请企业工程师开设实践选修课和就业指导课程,使学校的课程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在大四这一年针对学生的入学基础、学习能力、就业方向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参加考研、考公务员或其他原因不在企业就业的学生称为“A类学生”,预备在企业就业或创业的学生称为“B、C类学生”.对于“A类学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方式,该类学生可以参加校内实习项目,以获取实践学分,并且可以选修学院开设的针对考研的选修课程;对于“B、C类学生”实行加强、提升企业就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参加企业实训,并在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可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学师资、实验环境、教学手段等.在师资队伍方面,我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形成完整的梯队和合理的教师结构,软件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基本理论和方法需要一定的从业经验,所以中青年教师常常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而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工具往往是年轻人的强项,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都由有项目经历的年轻教师担任,并且坚持专职和企业相结合,保证知识的更新与时俱进.目前软件工程专业拥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具有丰富软件工程经历的教师6人,有3位获博士学位,其余为硕士学历;在实践条件方面,我院目前已建立了软件工程实验室,拥有270余台计算机及怎么写作器,购写了IBMRationalROSE、PowerDesigner、VisualStudio.Net、Project、JBuilder、Oracle等工程化的软件开发工具,总投资284万元.今后还要逐步进行专业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实习基地方面,学校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现已建有近1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包括了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加拿大达内西安培训中心、用友银川分公司、宁夏电通公司、西部CA公司等,现有实习基地的数量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大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2.理论教学改革.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教师的知识不快速更新,就会使学生学的内容和现实应用脱节,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使教与学陷入效率低下的境地.因此,在理论教学方面,很多专业课更新很快,包括软件版本的提高、新知识的补充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都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上,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作为学生的行动向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方式.教师提问、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充分发挥企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互动的参与度.软件开发课程中,教师们总结出“读、改、仿、写”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课程实验.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独立实验.在该实践环节要求教师以项目为驱动设计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第二个阶段:专业实训1.该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期末,历时4周,是多门课程的综合专业实训,如《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程序设计》等,由校内老师指导完成.该实训以实际或模拟的软件项目为驱动,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第三阶段:专业实训2.该实训与校外企业合作,由企业完成对学生的实训.安排在第六学期期末、暑检测和第七学期期初,“A类学生”历时8周,“B、C类学生”历时16周.该实训环节旨在增强学生的企业就业能力,力争缩小学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第四个阶段:毕业实习.“A类学生”参加学院教师的科研或教研项目,在校内完成;“B、C类学生”学生进入IT企业(学生自己联系,或学院联系)实习,在校外完成.该实习的时间安排是第七学期,历时至少4周.第五个阶段: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A类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学院老师的毕业设计项目,“B、C类学生”可以结合前一学期的毕业实习内容,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实现毕业后就能就业.

4.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有诊断、检验、激励三大功能,虽然考试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如何有效的组织与实施考核,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软件工程专业的多数专业课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专业知识考核与能力测试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结合课程特色,选用笔试、机试、项目考核、以证代考、能力测试等多种考评方式,降低笔试所占比例,提高过程性考核的比例.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方面,注意对职业能力的考核和综合素质的评价,除了教师评分以外,还引入项目小组评分、实习企业评分等多元化地考核评价机制.多样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一卷定终生”的情况,而且在上课之前就向学生宣布考核方式,使学生学习之初就建立学习目标.

四、实践效果、不足与改进措施

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教学成果已在我院2008级、2009级、2010级本科生中得到了显现,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培养模式的改革比较认可,认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从参加试点班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本项目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价值.

当然,在教改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如“专业实训2”的时间设置不太合理,根据教师和学生反馈意见还要逐步做出调整.我院实验室建设的条件日趋完善,学生实训正在逐步由校外向校内过渡.我院已经和相关软件企业合作,开设由企业工程师主讲的专业选修课,如《JA开发实战》、《软件项目实战》等,并且引进了多名双师型教师,正在完善我院的项目实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