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点赞:3737 浏览:118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一些高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如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机械讲授为主,时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只是偏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灵活多样的综合能力考核方面的内容等,分析了影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因素,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目标,着力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资源建设,以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建优越的资源条件.

[关 键 词]高等学校 课堂教学 改革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59-03

一、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现状

高等学校实施教育改革以来,学校的办学条件及人才培养质量均有所改善和提高.但一些学校内部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并不大,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具体表现为:

(一)教学内容枯燥

课堂讲授内容是教科书的复制品,教师在课堂上死板地、一成不变地向学生罗列着分门别类的书本知识;从而使得知识口径偏窄、拓展与延伸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脱离,教学缺乏反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培养学生分析、思维、探究等能力的内容,致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传统

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机械讲授为主导,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满堂灌,一言堂,照本宣科的方法.这种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匮乏、思维僵化,学习方式机械、简单.如此教学方法,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地提高.

(三)教学评价片面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偏重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的考核,而缺乏对其综合能力的测定,从而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临近考试前进行突击式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仍然是以授课计划、教科书、教案、教学日志、记分册等是否齐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等内容为关注点,忽略了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及教学方法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培养及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和探究的价值评价.

二、影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因素

(一)教育观念层面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滞留在领导和教师头脑里的固有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致使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教育观念的陈旧,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受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惯性作用,导致教学手段自觉不自觉地还在沿袭着以往、落后、单一的方式.

(二)教师层面

教师层面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受传统教育观影响深刻.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在思想上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教师难以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行为.二是教师对改革课堂教学的态度不积极.认为搞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到头来,虽然投入的精力很多,却难以见到丰硕的成果,因而对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态度不积极,领导抓一抓,就做一做,而缺乏主动性和持久性.三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欠缺.一些教师对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受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限制,课堂上往往只能顾及到知识目标的完成,而对于师生互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渗透等目标的完成,却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也就难以承担起完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任.

(三)学生层面

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如果课堂上学生主体“缺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只能是一言堂.造成学生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心理上厌倦学习;二是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面对繁多而深奥的大学课程,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三是有自律性差,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闲暇之余显得无所事事,不是在寝室睡觉、闲聊,就是上网玩游戏,对教师布置的预习、复习及自学内容置之度外.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就只能做个旁观者.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是影响教师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四)课程内容层面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学许多课程都压缩了学时,但课程内容却未减少.面对教学内容多学时少这一矛盾,许多教师普遍认为,课堂时间紧,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就让他们感到满足了,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质疑、思考、探究等活动.由此可见,课时不足与课程内容繁多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五)制度、激励机制层面

在许多院校制定的规章制度里,很难看到对不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如何处罚,对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如何奖励这样的条款.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没有约束.此外,目前各高校无论是评先、评优,还是评定职称的条款中,所能量化打分的标准,就是看发表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著作、论文的数量,而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估却难以量化打分.这就从客观上导致评定结果倾向于那些在科研工作占优势的教师,而热心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在切身利益方面却无法得到认可.在没有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不配套的情况下,教师也就难以积极、主动地将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六)课堂教学改革自身层面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前有效的准备策略、课上有效的实施策略及课后有效的评价策略.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具有工作量大、研究周期长、难度大、效果难以预测和评估等特点,使得教师即使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在一段时间内却难以见到实效的可以量化的成果.另外,由于高校教学研究期刊较少,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教研论文发表困难,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三、推进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转变教学观念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因此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从外部输入,整合、提升、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理论学习,积极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氛围,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师只有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工作中,扎扎实实、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本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作用,促使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普遍性、常态化,向纵深发展.

(二)明确教学改革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依据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格,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目标应该是:一要改变过予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二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繁、偏、旧等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及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三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维、勤于动手的学习品质及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教学改革目标,课堂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知识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二是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三是拓展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归纳、探究、思维等综合能力.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怎么写作于教学目所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因此教学内容的构建与否直接关系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为依托,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通过不同渠道,广泛搜集信息资料,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切忌死把教材,要注重知识的更新、拓展、延伸及理论联系实际,使得构建出的教学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分析、归纳、探究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着力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因此教师要依据每堂课构建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习和研究品质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手段组织学生讨论,实施参与式教学.可以通过布置课前预习内容及问题式作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查阅资料,实施探究式学习;通过以问题、质疑、分析、判断、归纳、综合为路径,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通过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课题,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一些研究性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注重学法指导

作为高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些去思考、质疑、探究的机会.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思维、发言、质疑.课堂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自学内容学会有选择性、创造性地学习,锻炼他们在大量知识信息面前的提炼、捕捉和敏锐感受的能力.要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走访、调研、考察、实践、操作、参加课外科技竞赛等活动,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六)转移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

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观的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应着重从以“教师”为主,转移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上来.应该以通过观察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度、情感体验、探究和思维的状况及其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思考、得出结论等行为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关注点.对于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构建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培养的价值有多大.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的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和探究的价值有多大.这种“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理念将会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因此,转移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

建立健全教学改革的监督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学校应该建立自上而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督导、研究机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还应制定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制度及奖励政策,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如在教师工作能力评估、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方面,应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对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要予以倾斜.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