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再造

点赞:29280 浏览:1336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发达国家对职业的发展重视由来已久,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小学就有与职业相关的指导课程.国外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比较有代表性如帕森斯特性——因素匹配理论、霍兰德的职业适应理论、金兹伯格等职业发展理论.国内就业指导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大学生就业指导总论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等都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就高职生这样一个特殊大学生群体还缺乏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就针对高职生这个特殊群体,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再造.

[关 键 词]高职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目前高职生自身的现实需求与市场经济运行对高职生的客观需求不一致,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四大宏观经济运行目标之一,地位仅次于经济增长目标,高职生基础就业能力的缺失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高职生是越来越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充分就业,对社会的稳定举足轻重;高职生是具有一定人力资本价值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充分就业、自身作用的发挥,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编者在江西省教改课题《高职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调研的基础上,特对高职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再造,教学大纲主要特色内容如下:

课程名称:就业指导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学时:34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为24学时;实践课学时为10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全日制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就业指导课是全日制高职专科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高职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再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根据《就业指导》的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以及课时要求,设计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讲座和参观实践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学期安排2-3次讲座,在实施实践的环节会开展参观等活动.

三、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环节主要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人才市场考察、企业调研、聘请就业指导专家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

各系(分院)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科要求灵活开展就业实践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年级主要进行就业体验,了解、体会实习基地就业环境;二年级主要进行就业实践,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三年级主要进行就业、创业,到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就业、创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中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取实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和第二课堂比赛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首先就业指导教研室的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由学院各系(部、分院)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五、成绩考核方式

作业占40%,重在对学生的就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进行考核;操行与平时上课表现,成绩占20%;实践课考核占40%,重点依据学生参加的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完成的人才市场调研报告、用人单位调研报告、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等内容进行考核;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不及四个档次.


六、教师队伍

授课教师主要由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各系(部、分院)就业工作负责人、辅导员、行政管理干部和职业指导专家、企业经理、成功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有教育学、心理学、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所组成.授课教师由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选聘,报教务处审定.

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高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梁丽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第一版

参考书:

1、《大学生就业指导(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2月第一版

2、《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周立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孙冬玲(1983-),女,河南省漯河市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电力学.

巫绍基(1957-),男,江西省修水县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