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性学习管窥

点赞:4450 浏览:171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

02—0052—01

一、为什么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目前,学校对老师业绩的评价总离不开考试成绩,所以老师总会担心,开展研究性学习,就要占用学生课内外很多时间,会不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于此类原因,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方面要么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么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而这些情况正反映出了认识上的局限性.因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首先要看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大趋势,全国上下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两个突出的弊端:一是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好;二是学生缺乏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弊端不解决,学生就会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层次上,一旦进入大学,面对全新的教学方式,就会无所适从.其次,要看到高中语文教材的很大变化,特别是突出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这些变化为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新教材中古典诗歌的数量是旧教材的几倍,凭借教材中的这些典范作品和相关知识简介,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中国古典诗歌的桥梁——分析陶渊明诗歌承前启后的作用”此类课题.通过这类课题的完成,学生可以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再次,要看到高考试题的变化,如诗歌欣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其目的就是更加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鉴赏水平和研究能力;现代文阅读增加了推理能力的考查,这也是研究性学习所培养的主要能力;高考作文是近年来变化最大的一部分,由限主题作文变为话题作文,特别在作文评分发展等级中有一条明确指出,“见解新颖”“推理想象有独特之处”,所有这些都紧扣着研究性学习.

二、如何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1.确定研究课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分为三大类:文学艺术类,如“李白性格及其诗歌中数词的应用”“红色——中国人的色彩情结”等;社会调查类,如“关于我校学生的阅读状况的调查”、“高中学生家境状况和消费状况的调查”等;学术类,如“《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之异同”“关于‘’与‘投’——鲁迅杂文语言浅析”等.在确定具体的课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兴趣人手.例如,学生总喜欢追赶时髦,崇拜明星,在衣着上要么是乞丐装,要么是F4,据此可确定“中学生偶像崇拜情况调查”课题.


第二,从教材入手.例如,高一年级学生学习了从先秦到清代的优秀散文24篇,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中国散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演变和发展情况,可以让学生去完成“中国古代散文的演变浅析”“从中学语文看古代文人的坎坷仕途”等课题.

第三,从地方文化入手.如“甘谷方言与普通话之异同”等课题.

第四,从人文教育入手,不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新教材,都一致强调,必须高度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追求真善美的良好品质.这种品质也就是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学生写作文的底气,有了这种底气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来.

2.指导学生研究.第一,研究性论文的撰写,不同于一般的作文,都带有较强的学术性.对于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类东西,教师不指导学生便无从下手.语文研究性论文,除一些特殊情况外,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就是收集资料,如文字资料、数据资料、图片资料等;第二步就是对资料的分类,这种分类基本确定了论文思路;第三步就是分析,要归纳推理出一个结论.如学术性论题“女字·女子·文化”,先让学生通过词典统计“女”字旁的字有多少(大概400多字),然后根据表达的意义进行归类,一类带有褒义的,像好、妙、娇等;一类带有贬义的,像妨、妒、妖等;一类表示血缘家族关系的,像姑、姨、婶等;一类表示妻妾等妇女地位的,像婢、姬、媵等.归类以后再去分析中国妇女与文字和文化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妇女影响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又影响着妇女的地位和命运.

第二,论文的完善.论文真正达到较高水平,必须经过多次的修改,要增删材料,梳理脉络.在时间安排上,需要较长的时间,几个月,甚至一年.论文的完善过程,实际就是相关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

语文性学习管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文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第三,论文的交流.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应当通过交流让学生共同享受,一是学生容易吸收,二是在交流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