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当代教师的师德形象

点赞:22796 浏览:1052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当前教育的形势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现代教育的水平也在飞速发展,从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被确立为指导方针.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进行新课程改革,其总体目标是:

1.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3.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4.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5.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7.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教师应当注重提高自身素养,树立当代教师的师德理念.

二、当代教师的师德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担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这一职业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先进、主流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影响年轻一代,很难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起来.教师的水平体现在学历、能力和师德三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师德.师德应居于首位之说并不是今日才提出来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培养品德的论述俯拾即是,而孔子有颜回那样学问渊博、品格高尚、以德著称的学生,也不仅仅因为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能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教师要有人格上的魅力,以此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如果没有,他就不算是一位真正的人民教师.


良好的师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情、开朗、乐观的性格

教师必须热爱教师事业,热爱所教学科及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热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将其当做自己的孩子.一个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常是凶恶、冷漠的,学生会因惧怕而难以产生敬仰、亲近之情.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积极的情绪、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愉快、亲切、友好的气氛,在无形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一个无爱心、无热情的教师所教的学生也会因教师的影响而毫无生气,麻木呆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虽然有些学生的举止言语会使教师十分气恼,但也不应粗暴对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应该有爱心,除了在学习上对其进行关心与辅导外,要积极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善于诱导,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2.对学生有耐心及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学生调皮捣蛋、恶作剧、逆反对抗、违纪犯规等现象.这些问题使人气愤、烦躁,就要求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极大的耐心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适方法,避免消极的心理偏激反应,同时以正确的态度教育学生,理解学生,明察秋毫,公正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有正直的人格,高尚的人品,弘扬正义、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把正直宽容、不骄不狂视为做人的准则,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3.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看在眼里,还会极力模仿.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所以,教师必须言行一致,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学生.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不断要求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

树立当代教师的师德形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现代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师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生活道路,而且关系到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推进.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不断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精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和能力,积累宝贵的经验,在教学岗位上发挥应有的能力.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才能培养出建设新西藏,适应西藏未来的人才.

(责编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