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点赞:12544 浏览:558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特点出发,探讨历史教学语言艺术具有的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情感性等基本特征,注重语言技巧的运用,对彰显历史教学的语言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历史教学;语言艺术;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53-02

一、语言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更是人类搭建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斯大林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如何淋漓尽致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并通过知识传播、思维引导、认识提高、能力培养,决定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二、历史教学语言的含义

历史教学语言是指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它分为一般教学语言和历史专业语言.一般教学语言是教师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描述历史人物形象、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及指导学生学习的语言.历史专业语言是指教师使用的历史专业术语,是由历史基本概念组成的名词体系,每个词都有特有的定义,不能随意使用.历史专业语言除历史术语外,还包括一些习惯用语.

历史教学语言要满足历史学的要求,以基本历史知识作为主要内容,表达对历史事实的看法.要满足教育学的要求,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史料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观的阐述要深入浅出,史实的讲述要生动形象.要满足语言学的要求,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精确化和生动化.总之,历史教学语言是一种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主要施教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学科专业性语言.

三、语言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探讨历史教学语言艺术具有的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凝练性、情感性的基本特征,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特点出发,注重历史教学语言的运用,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对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历史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

历史教材反映的是史论结合的、真实的、科学的历史知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对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体现在准确、规范、精练和逻辑性、系统性上.所谓准确、规范、精练,就是讲授内容恰如其分,符合客观实际,措词正确贴切、言简意赅,不能似是而非,含糊其辞.逻辑性是指叙事清楚,言之有据,符合科学规律,全面周密,精心构思,巧妙推理.系统性是指思维清晰,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结构条理,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详略得当,取舍有据.可以说逻辑性和系统性是教学语言的深层结构力量,就像是建筑物里的钢筋.总之,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二)历史教学语言要具有形象性

语言的形象性就是要使其富有活生生的人的形象、人的思想的有机联系.用形象的描述,引用典故、资料,吟诵诗词、歌谣,运用幻灯投影,启发学生的各种联想和想象,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活灵活现,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具体,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三)历史教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历史趣味无穷,历史教学语言不仅要形象鲜明,而且要幽默风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就要分心,精神也开始疲劳.因此,娴熟而恰当地运用幽默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精神疲劳,融洽师生关系,将枯燥的知识讲解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积极思考,受到启迪和教育.法国著名演说家海因·雷麦曼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之接受.”因此,用好“幽默”这个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定会使教学活动增添无穷魅力.

(四)历史教学语言要具有情感性

“情感是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况)的态度的体验.”历史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是教师从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对教材中情感点的挖掘和体验,以不同的教学形式逼真地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寻求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契合点,史实和情感之间的交叉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汇合点,从而强化了历史知识,培养了正确的历史意识,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情感意识,要把全身心的爱和情都倾洒在学生身上,用真才实学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在学生中树立情感威信,真正做到师生的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五)历史教学要讲究语言技巧

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语调,语速、音量及体态语等.教学语言技巧则是运用上述要素的协调性和娴熟性.语音方面,发音要准确规范,吐字清晰,运用普通话.语调方面,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控制语调高低及语气的变化,时轻时重,抑扬顿挫,时缓时急,有板有眼,具有长短结合、快慢适宜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语速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调控语言快慢的转化,使学生感到快慢适度,易于接受.音量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将音高、音强、音长控制在适当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听到教师所讲的每句话,每个音符,并且有舒适感.体态语是通过教师的情绪、信心、教态及表情、手势、姿态等与学生交流感情的无声语言.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坚定的信心,保持端庄稳重、和蔼可亲的教态,目光炯炯有神,表情自然、适度,手势适当,姿态文雅大方.无声语言使用得当、恰当好处,对有声语言能起到一定的配合、修饰、补充、强调等辅助作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实践性.

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师,应该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教育理念,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增长文化知识底蕴,在理论指导下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不断增强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