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师引导

点赞:15348 浏览:6810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物理是一门对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具有双重要求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之前都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然而物理知识的繁杂与高深使得学生的预习变得困难重重.在这样的实际情况的压力之下,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

【关 键 词】物理教师教学引导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师引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初中物理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08-02

很多物理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犯以下错误.第一是注重知识的填鸭式灌输而不重学习方法的教授;第二是注重物理结论得出而不重结论推导过程的演绎;第三是注重老师一堂到底式的课堂讲解而不重学生参与课堂实验.仔细想想,这三个错误是有共同点的.这个共同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忽略了物理的教授与学习过程是双向的,对整个教学过程把控得太紧,将引导和掌控等而视之,很少或没有看到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实践性的重要作用.充分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物理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将老师的引导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笔者将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引导"发表看法,希望能为广大同行的教学工作带去一定的便利.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引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教师引导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结合.这一部分的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

在这个引导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思考如何做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性之间的平衡这一问题.笔者的看法是坚持引导为辅,自主为主.如在讲授《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之前,笔者对学生的引导就体现在一个问题上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笔者在提出该问题的同时还给予学生了一些辅助资料的推荐,包含讲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各种书籍和体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各种影视剧等.笔者期望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去猜想,浮力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等有关等.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还做了相关知识的延伸.

至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更多的是表现为对学生课下复习进度的监督与复习成果的检查.初中学生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我控制力不够.表现在学习上就是难以长时间的专注和难以在自我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约束.物理学习成效的取得是课前充分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和课后定量巩固三者合力的结果.所以,对学生的课后复习加以引导也是物理教师工作的重心之一.笔者在引导学生对《压强》一节的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就采用了一下方法.首先,笔者从网上搜索了所有与《压强》一节所涉及的知识点相关的模拟题、中考题.根据本班学生的能力,笔者对这些题目进行挑选、改编、组合,形成一份知识考察有基础、有能力、有知识点、有综合性的梯度化检测试卷.在下课前夕,笔者将检测卷发给每位同学,并告知每位同学尽量多的完成该份检测卷上的试题.其次,笔者要求每个物理小组的负责人自己找时间对小组成员的检测卷的完成度进行检查,检查之后各个成员一起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尽可能做到每个组员都掌握该份检测卷所涉及的问题.最后,笔者运用下一堂课的开始5分钟集中解决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笔者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复习,做到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重点.


另一个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课堂自主实践的结合.这个部分的重点就是教师辅导学生进行课堂上的物理实验.

有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边学边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所以,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要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加强就必须给予学生更多实验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引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准备试验需要的器材和物品.准备器材和实验物品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实验的一个过程.在进行《密度》实验的准备过程中,笔者有意地引导学生准备尽可能多种类的液体.例如白水、饮料、淡盐水等.在准备过程中,笔者就要求学生对其性质和特征进行思考和对比.基本上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对密度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就会更加倾向于对自己已知结论的目标性论证.如此一来,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个方面是协助学生进行实验.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只需要集中在操作上,而教师要做的即是协助学生排除故障而已.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往往使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调整师生关系之后,即老师在实验过程中主要起协助作用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

实践证明,不论哪个学科,教师作为一个协助者、引导者,去给以学生以引导和支持.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学科的特殊性、研究及学习方法的特殊性等,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笔者认为,加强自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性是每一名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