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

点赞:22441 浏览:1044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深化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必须对复习课的功能重新认识,澄清错误,走出误区,建构复习课的新观念.抛弃复习课不该承担的义务,发挥复习课在学生学习中的最大功能.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关 键 词:小学语文复习课几点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担负着这个使命.复习课的着眼点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无论采用何种复习方式,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把组织总复习的过程看成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的过程,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复习时,要突出重点,加强综合归类,注重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下面仅就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以点带面,逐一串联

语文大概是所有学科中涵盖知识面最广泛的一个.字、词、句、段、篇、章可谓繁杂琐碎.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抓住一条主线,顺藤摸瓜,自会无所疏漏.譬如复习词一板块时,我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课后生字词的同音形似字,并且分别遣词造句,既有助于消化理解,也避免了写别字的倾向.在复习中有涉及人物的文章,我先指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所有关于人物的课文,再按人物姓名、出处、性格特点等制表归类,在组织整理“户籍表”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与认识,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实现了串联教学.

二、减负爱生,层层推进

语文复习的途径被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状元智多星”“单元测试”“模拟考试”之类的试卷所垄断.复习课上学生埋头苦战,怨气冲天,大量枯燥而又简单机械的训练让学生变得神经麻木,应付搪塞,从而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本着“减负爱生”的原则,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即善于捕捉题海中有价值的、能反映本册教材特点的题型.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其目标明确,轻松之余有所收获.例如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本着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寓言童话、诗歌、散文、文言文几大板块可分阶段训练.第一阶段进行写人记事类型的阅读训练,在精选典型例题的同时对学生渗透解题技巧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怎样做”.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就会逐步掌握该类型阅读的特点,以后依次分步训练,循序渐进,便可收到比较明显的复习效果.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创设氛围,活学激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点.如复习成语时我先布置学生课下搜集、整理成语及相应的小故事,再将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队展开成语竞赛.通过成语接龙、猜谜、表演小故事等丰富多彩、有益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津津乐学.

四、自主设计,巧引点拨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和经验也有所增长,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该松心时且松心,将大量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指导其自主支配.每接一个新班,每一次复习之前,我都会“民意测验”,请学生谈谈对复习的认识与建议,并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拟订复习方案.再由小组推荐“小老师”带领大家复习.教师只是对“小老师”的复习预案提一些建议和帮助,使其更精辟、有条理.

五、善论成败,反思进取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教育家孔子也倡导“每日三省吾身”由此引之“反思”.不仅教师要反思,学生的反思同样重要.一天的学习结束之后,能静下心来回顾自己一天来的得与失,总结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在反思中进取,在反思中成长,从而日臻完善,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尤其是学困生,若能不断的反思自身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引为己用,虚心求教,摒弃瑕丝,检测以时日,必有长足进步.从而验证“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祖训.

总之,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我们必须明确复习的任务,掌握复习的方法,这样的复习才能更有效果.语文复习如何进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就是笔者的一些粗浅体会,写出来与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