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

点赞:26195 浏览:1197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作为一名工作在中学语文战线的教育工作者,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挖教材,在教学的一点一滴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求知,让语文教学的一石,激发学生千层的德育浪花.

【关 键 词】初中语文德育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但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陶冶人永远是语文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全面地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意识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情操、鲜明的观点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属于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育责任有两个:一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二是进行德育教育.这两个任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内容重新重视起来,开拓初中语文教育的新途径.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育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忽略了其德育教育的价值.因而,德育教育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上,成了语文教育的附带品,仅仅是政治强行附加在语文教育中的一种附属品.这种问题通常表现为:教师在讲解课文中,总结概括文章的主旨,以此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做,这种讲述方法单调、空洞,只是一种低层次上的说教,脱离了生活实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课堂效果很差,老师教起来很乏味,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兴致.初中语文教育不应该成为怎么写作于政治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政治课的附属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在传授基本的语文常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的真善美.但是,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走错了方向,一些老师提及德育教育就将其等价于政治教育,混淆了语文与政治之间的区别.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充分发挥格言警句的作用,激励学生

在人类历史上,曾留下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这些格言激励许多青年人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许多文章,无论诗词文,无不是名家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出色的文学特色,其中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这是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挖掘、提炼出来的,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历久不衰的思想的启迪.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老师应紧紧抓住,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教学与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中的德育教育不能影响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因此语文中的德育教育只能以渗透的形式进行,而不能等同于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首先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是直截了当的,就是为了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而且越明白越直接越好.而语文教学则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出现.其次,政治教育主要是观念型的、以理性化为主.让学生从小就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语文教学则是感情型的,以感性化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与政治教材的性质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往往就是通过或抓住其中一些带有感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来打动学生,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教学中的教育虽有所区别,但二者可以取长补短,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式的德育教育则更符合语文教学的特性.

三、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紧密联系教材,要对教材课文中的德育意义有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写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作文.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作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移花接木”,要从教材范文中去体味社会,感悟人生,从名言、谚语、成语的运用中,去品评、理解、感悟,并让学生举生活实例加以印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身边的正能量,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通过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能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语文课外活动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未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叛逆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极强模仿性.所以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富有正能量的材料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比如,可以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名人故事会以及建立文学社团等.通过这些语文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德育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德育情操.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中渗透德育

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说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种哲理的智慧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读书是为了明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学习一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学习教材的目的.

为了实现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新课改下的目标,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中的魅力和挖掘丰富的思想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发展健康个性,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情感熏陶,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德智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