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

点赞:4684 浏览:170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全球市场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对会计人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相应的应调整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借鉴国外成熟的会计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结合我国现状,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应界定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会计人才.

关 键 词: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复合型;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77-02

会计行业的产生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市场经济越发达,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明显.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育,而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将会影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对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已达成共识,但是对硕士教育目标还存在差异.怎样培养好一个适应目前会计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人才,是会计学硕士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从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出发,探讨其教育目标.

一、环境因素变化对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自从我国加入WTO与国际全面接轨后,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接连而来.会计信息全球化要求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靠近,由此必然产生对会计教育的冲击.

1.经济环境变化对会计教育的冲击.政府市场经济的作用将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同时,政府的工作重心和一些重大经济政策将会发生转移.针对上市公司出现的经营管理问题,近年同、财政部陆续出台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内容控制规范等,迫使会计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因此,制定适应于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新会计教育目标,就成为一项紧迫的挑战.

2.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教育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会计事务将日益国际化、复杂化.用人单位希望所招聘的会计人才是综合素质高的,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了解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外语、计算机技能.同时,还应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会计学硕士教育必须要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创造性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融合是我国会计积极应对挑战的最有效的对策.

3.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对会计学硕士教育的新要求.自从“安然”等事件发生发来,在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市场等引燃了世界性公正与诚信危机,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岗位职责日益倍增,因为他们是公正、诚信的实践者和鉴证者.同时,随着广大民众对公正、诚信意识认识觉悟的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诚信监督也被广泛重视,对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人员的会计学硕士教育来说,有效培养适应新形势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可或缺.

二、国外会计教育目标体系给予的启示

1.美国的会计教育目标.美国AECC(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对会计教育目标释义是,培养学生成为后继职业会计师,而不是当前职业会计师.换句话说,就是在就业前的教育应当是为“终生学习能力”做铺垫,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意识、创新、就业等.AECC指出会计教育应分四个层次,即“一般教育”、“商务教育”、“初级会计教育”、“专业会计教育”.一般教育包括大众都应具备的读写听能力、历史文化知识、一定的国际文化知识,以及会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定的科学技术、经营决策、高尚意识等潜能;商务教育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筹资投资、组织行为、企业合并与分拆等内容;初级会计教育,就是会计入门教育,应当包括会计实践中所应具备会计管理的全部能力,即会计学本科教育内容;专业会计教育,就是会计的中高级教育,其教育内容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应学习与探索的范畴.从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层面上讲,教育在兼顾实务、科研、教学的同时,侧重会计实务与科研的需要,即教育目标可定为学术应用型人才.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会计人员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人员,其决策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因此,在会计实践中,作为组织高层会计管理者,一般要求具有研究生教育经历,这就要求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日本会计教育目标.日本会计教育体系完整,由初级(职业商务中学、商务专修学校、会计培训学校、国民教育专科学校)、中级(国民教育本科学校)和高级(设立研究生教育的国民教育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前者培养会计专用人才,以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践为教育重点,保障学生具备从事会计职业的知识和技能.第二者的本科教育目标不统一,主导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会计本科教育应以培养职业会计人员为根本目标,相当于美国过去的会计教育目标;二种观点认为,会计本科教育培养通用人才,而不是专业教育.第三者(研究生院)以培养未来的研究者和大学讲师为目标,强调会计理论教育,至于业务能力、实践能力,则由上岗后的企业培训来弥补.受日本特定经济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提出的会计本科教育为“通用”教育是相适合的.

3.澳大利亚会计教育目标.澳大利亚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纷繁各异,但强调为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角色做好准备是一致的.以发展的眼光对待职业环境、职业发展和组织系统的变化,树立未来职业生涯承担责任、享有权利的意识.对会计学专业的学员来说,这项目标在其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均需遵循.

三、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现状分析

1.会计学教育目标现状及评价.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学历教育由四个层次构成,即中专(含职高)、大专(含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自1980年以来,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虽有微调,但没有发生本质变革.①中专(含职高)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中等财务会计人才.②大专(含高职高专)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独立会计管理操作能力的高等应用型财务会计人才.③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各类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机关部门、学校、科研机构等从事会计实务、教学、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④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者)教育目标还没有公认的、规范的、统一的表述,但多数高校都定位于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强调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例如,厦门大学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就定为:培养基础理论坚实、专业知识系统,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较强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上述四种类型、四种层次会计学专业人才教育目标,是随教育发展而逐期积淀的,有时代的合理性,在长期以来对会计学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今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比、与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相比,这些会计教育目标明显存在不足.第一,不同层次目标界定不清.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要求,四个层次几乎一样,差别仅表现在人为臆定的“中等”与“高等(高级)”之间;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同为“高级会计人才”,强调都是“三位一体”〔科研、教学、实务〕的规格.第二,会计人才层次界定不合理.人才层次划分,是随时怎么发表展而动态变动的.解放初期,人才十分缺乏,当时的高中毕业生足以堪称“知识分子”;因“”浩劫,“新三届”本科毕业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绝对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但目前本科、硕士毕业生通称“高级知识分子”吗?在当前大学“普及”、硕士“扩张”、博士“发展”下,可能只有将博士毕业定为“高级知识分子”.在当今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多元化影响下,便产生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教育层次格局,显然将后三者都定位于“高级会计人才”不合理.所以,面对新的情况,中高级会计教育的涵义应当重新界定.第三,层次目标界定缺位.国外高等教育重视本科和博士教育,忽视硕士教育,一般不探讨硕士教育目标.国内高等教育是以地方院校为主体,以培养专科、本科为中心,重点大学(“211”和“985”大学)的教育重点是本科和博士,一般大学(地方院校)教育的重点是专科或本科,纵观教育学研究成果,几乎没有涉及会计学硕士教育目标研究的成果,所以更谈不上有统一、公认的表述.会计学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教育在许多高校中客观存在,有必要探讨其教育目标,对完善硕士教育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各层次会计教育目标需改革与建立,以便新时期会计职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我们通过研究并经几年实践,创立地方院校的会计教育培养模式:“厚基础+显特色+重个性”.我们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应分层建立与完善,不可含混是非.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建议分别定义为:专科(含高中起点中专)培养初级实务操作人才,本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硕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博士培养具有创新成果的创造人才.会计教育目标层次上差异的框架性描述如下表:上述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差异的框架描述,是评价现有会计实验教学与进行会计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设计的基本依据.

2.培养会计学硕士应该具备的素质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会计行业具有的实务性,理论来源于实务,虽然它指导实务,但往往滞后于实务,所以在课堂上学习的会计知识,与实务客观上存在一定距离(除教材过时、老师知识陈旧等因素外),不存在一朝努力终身受益,必须继续学习、持续学习,才能在工作期内成为合理的会计工作者.对会计学专业硕士生来说,积累知识、丰富阅历不是学习目的,要灵活运用所掌握知识和技能,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思考,做到迎刃而解,这才是我们要索求的目标.②创新与创造能力.所谓创新或创造能力,就是要求会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时刻关注经营环境的变化,敢于发现问题,发散分析问题,收敛解决问题.经过一定的磨炼也积蓄创造能力,产生创新成果.创造能力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但硕士研究生也可以适当的开发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社会观注的焦点,会计职业道德更是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核心.近年引发的世界性注册会计师信任危机,充分说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建设,做到不做检测账、秉公审计、如实报告,才能充当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者,才能受到社会公众的尊敬和爱戴,找回、重塑会计职业的良好形象.

3.会计学硕士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会计教育的目的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等制度、规范的会计的职业要求制定,权衡会计知识和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知识的比重.①广泛的专业知识;会计学具有“双重性”,其产生和发展受科学技术影响极大,同时也受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衍生金融工具、电子商务、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客观上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掌握相关知识、技术,才能正确处理会计实务,有效进行会计研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改革,便于工作和研究需要.②扎实的外语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融资等业务频繁.同时,众多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入驻中国,国外会计公司及会计人员介入中国市场,促进了会计人才的交流与流动.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是会计学硕士人才参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③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已成为大多数企业进行会计操作的主要工具.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有效应用,大大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网络技术在会计上的应用,实现了母子公司、内外公司、跨国公司的适时监控与协作,提高内部控制的运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一致性和可靠性.所有这些都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和科研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改进会计学硕士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21世纪的会计管理富有新的内涵,与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有本质区别.现代会计管理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解决问题,除了必备的会计学知识外,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学、营销学、金融学、税收学、财政学、财务学,以及语言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是综合知识的应用.所以,会计学硕士应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前的会计教育与经济改革相比,大在滞后.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不衔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然而,现实的理论课程学习中,存在诸如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程大纲不规范、课程内容简单重复、课程知识点陈旧落后等.其结果是,硕士生水平与能力,比本科生强不了多少,比博士生差得多.因此,我国现有会计学硕士教育模式必须改革.①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建设学科基础平台,适当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会计教学、科研、实务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②课程设计要科学,不是本科的简单加码,也不是博士的简单减负,合理地将会计、财务、计算机、管理、金融、税收、法律及外语等知识有机组合,实现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目标;③加强教材建设,拓展教学内容.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无教材,这是普遍现象,有关部门应组织全国力量,编写适合硕士生层次的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有条件的可尝试使用国际同步教材,尽快解决目前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同时开发与利用会计教学软件,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④加大选修课比例.实施跨学科、跨专业选课,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又能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为学生提供享受多学科交叉带来益处的机会.

综上所述,会计学硕士教育的目标可以界定为:培养面向企业高层管理、掌握国内会计知识、了解国际会计动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应用会计高级人才.从创新教育层次角度上讲,我们认为:会计专科(含高中起点中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般会计人才,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会计专门人才,会计学硕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会计创新人才,会计学博士教育的目标培养会计创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