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的提问艺术

点赞:7465 浏览:308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提问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好的提问不仅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展开,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教学充满趣味.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提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了提问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对提问归纳出了几种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关 键 词:音乐教学;提问;质疑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0-02

近一段时间,笔者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儿童音乐》等杂志上读到了多篇关于音乐教学提问的论文,特别是文章提到了当前音乐教学普遍存在提问模式化的倾向,读后颇有同感.尤其是论文中普遍反映的提问带有“盲目性”和提问语言的“模式化”问题,确实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造成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平庸、僵化,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那么,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反复思考,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也算是对该现象做一个小小的修正建议吧.先谈第一个问题“提问带有盲目性”.当前在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常见的提问方式表现为:“教师在首次范唱后问得最多的话就是“这首歌好听吗?”学生答道:“好听.”教师紧接着问“喜不喜欢?”学生似乎发自内心地答道:“喜欢.”仔细思考上述教学语言,会发现它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问语言,它尽管采用了提问的形式,但并没有达到提问的效果.因为提问对知识的释疑是有明确指向性的,而上面的提问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环节的过度语气.“好不好听”与“喜不喜欢”实际上都是一种对音乐作品的评价语言,而“想不想学”则是教学环节的过度语言.造成这种课堂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究起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提问的目的、含义以及提问的方法缺乏了解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备课中对提问缺乏精心的设计,暴露出提问存在的盲目性.关于第二个问题是“语言的模式化”.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联系比较紧密,语言的模式化论述反映在:教授歌曲前,教师往往会说,刚才我们朗读了歌词或是刚才听了老师的范唱,现在跟老师学习歌曲等应该说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试想,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沉浸在老师“刚才我们等,现在我们等”这种平铺直叙的语言模式中,哪里还会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呢?检测如将上面的模式后面再加上“好不好”三个字,变成“刚才我们等,现在我们等,好不好?”这不就又变成了与第一个问题类似带提问性质的教学过度语言吗?在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由于教师对提问这一概念不清楚,致使教学中的提问语言混乱、目的不明,造成了学生无须思考,便机械地做出应答这一程式化局面.那么怎样才能改变上述语言模式化状况,使提问变成一门艺术,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呢?我认为一个音乐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指导者和领路人,首先必须要学会表达,掌握语言技巧,尤其应对课堂提问的目的与作用,功能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思考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学中的“提问”包括学生的问与教师的问两个方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句话清楚地阐述了学与问的关系和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这句名言更是强调了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如何问,问什么,怎样才能体现提问的教学价值又常常成为老师们教学中的难题.湛蓊才在《课堂教学艺术》一书中对提问艺术归纳了三点内容,对于音乐教学仍具有参考价值,现摘录如下:

音乐教学的提问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①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②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③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④巩固性提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几问几忌:①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卡壳”.②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③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同学,忌“以情绪定人”.

3.问法.①提出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②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③问题要有启发性.④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⑤提问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以上三点是提问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尤其是第三个内容“问法”,应该说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探讨.下面介绍两种常见却不常用,但非常有效果的课堂教学提问方法,以供参考.第一种:答案选择法.这种方法类似于电视综艺节目中的知识竟答.就是教师将问题和多个参同时给出,让学生从中选出正确答案,并说出理由.具体做法是先分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各组选派一名学生发言.这样做,既避免了由于教师提问的盲目性,使学生思维分散,不着边际,无所适从,或者因学生根本无法回答而造成的师生僵持、尴尬局面;又克服了提问模式化和概念混乱的状况,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点的集中,使学生思考问题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由于学生回答问题时,代表的是集体意见,所以其自信度会更高,参与面也会更广;如果将这种方法长期以往的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种:互问质疑法.提问不仅仅是教师问学生,还应当包括学生问教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互问质疑法就是学生向老师提问,变被动为主动,使教与学双方在互动中达到和谐交流,共同进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回忆过他年轻时期当老师的一段经历:他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时,他的指导老师每次上课时都用五分钟时间来提问,多年坚持不变,大部分学生探索问题时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少数学生由于在回答问题时精神压力太大,总是低着头或是每次上课都往后坐,产上了恐惧心理.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矛以升的重视,待见习期满,正式上课时,他仍然沿用了课前五分钟提问的方法,但不同的却是将教师向学生提问改成了学生向教师提问.正是这一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促使教师做学问的态度更加严肃认真,其结果是师生双方收益.上面的这个典型范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认真学习;而学会提问则是任何一个教师所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比如常见的提问方法除直问与曲问(即开门见山和拐弯抹角的问),正问与反问(从正面或反面设问),追问与联问(穷追不舍或问问相接),重问与轻问(围绕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设问)外,还有明问与暗问,实问与虚问,单问与重问等等.总之,要想在教学中做到合理选择与运用,就必须了解教学理论,明确提问的目的,熟练掌握提问技巧;只有弄明白了不同提问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才能正确地用好提问,使提问做到严密、有序,真正成为一门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