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导师队伍建设的

点赞:32770 浏览:1549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和形势下,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已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关键.本文对南京农业大学导师队伍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29-02

“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导师队伍”,研究生指导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关键.在深化研究生机制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如何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充分调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性,不断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下,南京农业大学不断深化改革,以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与选拔为抓手,以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为契机,完善导师选聘制度,通过导师培训、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及优秀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等措施,使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一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学校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选聘制度,对博士生指导教师申报条件量化指标实行年度修订制度,对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程序进一步简化,对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岗位设置、职责、增列、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选聘及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招生与退休等工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对导师遴选条件和遴选程序改革的基础上,学校开始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重点审核导师年龄、科研经费、科研产出、助研费、研究生实践基地、招生意向等.通过招生资格审核,对每位导师进行了招生规模总量控制,对不同的学院和导师实行分类指导,博士生招生指标向科研项目多、科研经费充足的学院、学科和导师倾斜,硕士生招生指标向就业好、生源充足的学科倾斜,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促进了导师队伍科学发展.

学校注意加强导师的培训和交流,定期召开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工作会议.到目前为止,已有700余位研究生导师参加了导师培训会议,约占导师总数的87%.同时,为适应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学校专门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聘任和管理办法,逐步改善导师队伍结构,逐年提高实践导师的比重,促进双师型导师的队伍建设.

学校采取了优秀人才特殊引进、培养、选拔和使用的措施,吸引、培育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注重导师的国际学术背景(包括国外学习、培训、交流和合作科研等经历,新增导师有一半以上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同时,充分利用校外优势资源,积极选聘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2000年至今,学校先后聘请了200多名校外导师,填补了学校部分学科方向的空白,拓展了人才培养的宽度,进一步优化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结构.

目前,南京农业大学有在岗博士生导师320名,平均每个博士点4.2名;有在岗硕士生导师800多名,平均每个硕士点约5.1名.2000~2011年,累计新增博士生导师239名、硕士生导师587名.目前在岗的导师中,有超过70%是近十年新增的,较好地完成了导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任务.研究生指导教师已普遍年轻化,近3/4的导师年龄分布于36~50岁之间.学校在岗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4%,博士生导师的年龄和专业结构明显改善.在岗硕士生导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近97%的硕士导师接受过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导师队伍规模控制问题开始凸显

据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数据显示,当年有硕士生导师350名,博士生导师150名,以当时每位硕士生导师年招收硕士生3名计,全校硕士招生规模也仅1000余名,因此在当时研究生规模迅速增长的形势下,存在着导师队伍规模不能满足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学校导师队伍迅速壮大.从增列时间来看,2006年到2010年底共增列了研究生导师193人,占导师总数的27%,换言之,目前在岗的导师中有近1/3的导师是“十一五”期间增列的.

就目前每年招生数目和导师数量来看,硕士生师生比约为2.3:1,博士生师生比约为1.5:1,基本趋于饱和状态,而研究生招生指标紧张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对表1分析,学校导师总数比中国农大、西北农林和华中农大少,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人均招生数还有发展的空间,但也超过了平均规定的招生人数,表明了学校导师队伍的建设应由规模发展转变到质量的提升和过程管理的阶段,及早引进退出机制和竞争机制也变得必要了.

2.导师队伍偏年轻化,指导经验相对不足

从学校导师年龄结构来分析,全部导师35岁以下的有95人,36~50岁的有562人,51~60岁的有121人,60岁以上的有30人.学校45岁以下的导师占53%,50岁以下的占71%,导师队伍总体趋于年轻化.年轻导师创造力、洞察力、精力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但在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和阅历方面稍显不足.

3.导师激励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当前,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践中,强调科研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强化导师在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致导师的兴趣集中在怎样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更多的科研经费上.这种情况下,导师俨然成了“科研老板”,学生成了“打工者”,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和异化.为了承接更多的科研项目,许多导师对于项目是否具有支撑研究生培养的作用并不关注,而研究生沦落为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些导师忽视对于研究生课程学习指导的认识,忽视研究生教学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培养优秀研究生这一最主要的目的熟视无睹,不重视教学,不重视学生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还有一些导师以为评上导师后就一劳永逸,整天靠以前的底子吃饭,不思进取,这些都需要对导师队伍规范管理和正确引导,并引入提出激励竞争机制和新的评价机制.国家对研究生教育重心的调整,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2015年要占据半壁江山,高校对专业学位导师和学术型导师分类遴选、分别培养和考核,引导不同类型导师分流就成了首当其冲应当考虑的问题.目前,学校对不同类型导师的考核机制还不太完善,专业学位双导师制的建设还流于形式.另外,专业学位双导师制的建立也为各种层次的校外导师的有效管理和制度化建设提出了要求.


三对于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淡化导师资格评审,加强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

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导师队伍的素质应不断提升,要求建立研究生导师队伍“能进能出”的动态流动机制和弹性化管理模式,废除导师终身制;戒除人情关系,根据能力和业绩用人,做到各尽所能、各尽其用、各用其才.在这一发展要求指导下,要进一步淡化导师资格评写作度,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简化程序,进而实现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评写作度.

淡化甚至取消导师资格评审,加强导师年度资格审核制度.每年根据招生计划,在学术水平高、科研任务足、责任心强、学风严谨的教师中确定当年招生的导师,动态审核研究生导师资格.培养单位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综合考虑导师的科研任务、经费、指导时间和培养质量等要素,确定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加强导师和研究生的互相了解,形成学生与导师互选的竞争机制.

2.分类考评,转变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评价方式

高校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博士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的不同要求对教师进行分类考评、分类建设,针对不同导师的能力要求和指导对象,构建多元化的导师评价体系和研究生指导方式.

同时,强调研究生教学是导师的根本任务,应把研究生教学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切实转变研究生教学方式,把教学作为导师的第一责任,探索改变科研主导的教师业绩评价方式和具体操作标准.

3.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和人本管理

着重加强对导师的培养和培育,要建立起多种层次、多种模式的导师培训制度,如岗前培训、高级研讨、访学等形式;要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从满足其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地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创新;要考虑加大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通过问卷调查、会议交流、个别访谈等形式,在培训课程、培训目标、培训模式的研究和培训的制度化、法制化、多样化(形式多样化、机构多元化)等方面征求广大导师的意见,使得岗前培训真正地发挥实效;要加强对校内外研究生的导师的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情况进行了解,摸清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现对导师的个性化和人本化管理,从而设计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规范导师队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