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材中融入文化因素的

点赞:4299 浏览:103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文化因素融入的关键时期.由于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在初级阶段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首次出现,一开始就应该挖掘它,以便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关 键 词: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文化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教学也应该包含文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逐渐被语言学界重视.现在,对外汉语学界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学者从对外汉语的教学法、文化因素教学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至今尚未有人对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因素做实际的定量分析,专门针对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融入方式的研究就少之又少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文化因素融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材中的文化项目基本上只是作为一些“因素”零星地就散布于语言材料中.留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如果没有很好地进行文化融入,学生在以后的汉语学习和与中国人的交往中就会遇到许多困难.另外,由于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在初级阶段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是首次出现,因此在初级阶段教学中,一开始就应该挖掘它,以便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于是,怎样对汉语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进行文化因素方面的融入和教学,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这就需要给外国学生呈现一幅中国社会众生相,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人的言语表达背后隐含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以及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所以,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融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外国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若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则定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强烈的文化不适应感甚至还可能带来一定的文化冲突,在学习汉语时也势必影响相关语言要素的理解,这就是“入乡随俗”、“入门问禁”的重要性.(2)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观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特征,要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思想观念和心理特征,这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引起交际障碍的文化因素.(3)中国的基本国情,即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包括地域分布、社会制度、文学艺术等基本的文化常识.这些基本国情方面的知识虽然与语言结构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对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掌握中国的基本情况是他们学习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基本前提.结合以上分析及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的特点,本课题拟从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民族观念,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三个方面入手,将文化因素细分为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社会人文、价值观念、象征观念五个角度,每个角度再细分子类进行研究.周思源(2006)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除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外必须让学生掌握的语言要素之一.”为了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和“文化”区别开来,周思源先生将前者称为“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一个语言教学的概念,只有在语言教学中才有意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来说,和语音、词汇、语法一样,是语言内部的一个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王魁京(1993)认为语言要素中蕴涵着文化因素,许多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对施教者来说,如我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由于所教的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再加上其他原因,对跟本民族语言相维系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常常习焉不察.从学习者一方说,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了解一种新的文化,又由于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在本民族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形成的,当他们在第二语言学习活动中,接触、感知新的文化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时,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发生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对立和行为方式上的不适应、不和谐,也就是说存在文化适应的问题,或者说跨文化的问题.”赵金铭(2004)指出:“所谓的文化因素,是指跟目的语的理解和用目的语表达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具体来说,这类文化因素体现在目的语的词汇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规约作用.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同时揭示语言中所包含的这类文化因素,就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更无法正确地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而这类隐含在语言的结构和表达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外族人无法知晓,本族人又熟视无睹,因此往往造成文化上的冲突和交际上的障碍.只有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及其语言交际进行系统的对比,才可能揭示出包含在语言中的这些文化差异.”参考文献:[1]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魏春木.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学报,1992(1).[3]王魁京.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与第二语言的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6).[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8-109.[5]李蒙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融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5).[6]张晓馨.对外汉语零起点阶段的文化因素教学内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7]刘珣.新实用汉语课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8]杨寄洲.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9]吴中伟.当代中文[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10]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12).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材中融入文化因素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