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点赞:8075 浏览:317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本文围绕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论述了高等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关 键 词】全面发展高等教育途径【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2-02“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随着科技一体化、信息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思想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提高大学生索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腾飞的今天,人才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1.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1.1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和时代特征《教育大辞典》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这样定义的:“全面发展,即个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与‘前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应.”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虽有许多合理的建设主张,但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缺陷不足,因此不可能全面科学地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和规律.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立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应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联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层次是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塑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层次是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的全面和谐发展.它要求把智、德、美三育同作为其物质基础的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第三个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境界,在每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时代在前进,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与表述也在随之发展.从提出的“三好学生”,到提出的“四有新人”,再到提出的“五个成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和“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贯彻想通,而在内涵与表述上更加丰富,更加明确.1.2人的全面发展是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和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从人的发展的广阔角度看待2l世纪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教育的作用.认为2l世纪的教育不再是发展的手段,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也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生产力的进步,教育的全面化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个人也能够终身学习,在当代教育界是非常有益的.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人自身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巨大潜能和智慧.教育在高等学校,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创新人才,教育科技的进步才能实现同志提出的“五个成为”的育人目标.其次创造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调动学校教职工各种人的积极性,一方面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认识未知世界,探索科学真理,在科学研究中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实现知识转化,这才是高等教育需要的方向.2.高等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当代国际格局的变化,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数字地球和地球村的出现,要求当代的高等教育更加全面化和具体化.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竞争白热化更迫切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今后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高等学院应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作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学生个体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而言,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当矢志追求个体与外部世界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有机结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就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言,学校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实辩证的思考成长,促进学生个体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在素质全面提高方面,一是要通过德育、智育和美育,追求智力、道德和情感三方面的全面和谐之发展,塑造真善美三者完美和谐的个性化教育.二是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和谐统一,通过体能的锻炼与德智美诸育的结合而追求有益于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2.2重构健全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以求正确导向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的评价,要充分认识不同学校拥有的不同的史、发展目标、任务和职能,从而确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鼓励大学办出个性化特色.对教师的评价,虽不能完全抛弃奖惩性的评价,但要弱化奖惩性、甄别性的评价功能,增强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灵活的评价制度,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和,发挥评价的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2.3正确处理个性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马克思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决不等于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是要求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说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条件.同志曾极其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制度上做出相应的改革,形成一种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展其自身的潜力的教育体制,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学制、课程、教材、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上统一性和多样化并存,不搞一刀切.如在课程设置上,要改革传统的老三段的课程模式,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志向选择所修课程;在学分制的实行上,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使其更有弹性,各高校问的学分互转要更加灵活、有效.2.4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但与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目前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外,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补充,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要增强课程的实用性,适当开设综合课程,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打下基础.要加强课程的开放性,适应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课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全面发展.2.5培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适应职业岗位不断变换的需要1965年,法国人保尔·朗格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时,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大会上提出“终身教育”概念.马克思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指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能自由地选择职业,而不致终身局限于某一种职业的人.这一点也恰恰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教育的思想的理论基础,也说明了无论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终身教育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院校,应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学生才能在离开教师指导时也能自觉掌握知识发展动态、进行深入研究、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进而实行终身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鲍宗豪.社会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途径[J].学术月刊.1999.11.[4]胡建华,周川,陈列.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马万华.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况研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人的全面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